EuroPCR at CIT專場論壇特色

作者:孫雲 來源:中國醫學論壇報 日期:15-03-23

Christoph Naber教授談EuroPCR at CIT專場論壇特色

        《中國醫學論壇報》:EuroPCR at CIT專場圍繞兩個話題展開[怎樣治療分叉病變患者、怎樣治療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您怎樣看待這兩個話題?

        Christoph Naber教授:我認為這兩個話題非常重要。介入醫生能夠成功處理STEMI從而挽救患者生命;分支病變的處理在技術上具有挑戰性,但又是臨床常見問題。這兩個話題的關注度很高,因為有許多相關的實際問題仍有待解決。

        《中國醫學論壇報》:EuroPCR at CIT專場延續了互動性和實戰性極強的“how to treat(如何治療)”模式,您怎樣看待這種學習模式?

        Christoph Naber教授:我認為同行之間的交流是最好的學習方式。因此,我們在設置日程時希望能和參會者有切實的互動和對話。

        臨床決策通常基於“為患者提供最佳醫療”的宗旨。通過“術者講解”(我是怎樣處理的)、“國內外同道獻言”(我將如何處理)等環節,可以開拓大家的思維。

        在“手術演示”環節,參會者在術者的引導下邊學習邊思考。不同醫生對某些操作的處理方式可能不一樣,手術演示有時候隻能證實某種處理方式在這例患者、這種情形下是否有效,但重要的是積累經驗。“聽眾互動”環節要預留足夠的時間充分交流,解決困惑和分享經驗。隻有積極主動地學習,知識才能持續更新!

CIT2015專題報道! 

關鍵字:CIT2015,PCI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騰訊微博 更多
更多評論
//站內統計 //百度統計 //穀歌統計 //站長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