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I-CIT2015中國特刊:介入心髒病學臨床研究新進展

作者:中國醫學論壇報 來源:中國醫學論壇報今日循環 日期:15-03-23

CIT2015專題報道!

刊首語國家心血管病中心 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 高潤霖 徐波南京醫科大學附屬南京第一醫院 陳紹良

  Catheterization and Cardiovascular Interventions(CCI)與CIT 2015合作出版了以“中國介入心髒病學研究最新進展”為主題的中國特刊。與約翰威立出版公司(John Wiley &Son)、CCI編委會的愉快合作讓我們激動而難忘。感謝他們的不懈努力,讓我們共同的願望得以實現。

  自2003年啟動第一屆會議,CIT現已開啟第2個10年。新階段的主題是:合作、創新、轉變。在過去的12年中,我們非常注重與學術、醫療和科研機構的合作。在加強這些已有合作的基礎上,未來我們會開展更多與媒體、尤其是學術期刊的緊密合作。CCI-CIT2015中國特刊就是這樣一個精彩、有意義的開始。

  經中美雙方審稿專家的同行評議,最終8篇來自中國不同機構的論文入選,涉及話題包括:冠脈分叉病變、新型支架平台、複雜冠脈病變的抗血小板治療、ST段抬高型心梗(STEMI)患者直接經皮冠脈介入術(PCI)後死亡率的預測、行經導管主動脈瓣置換術(TAVR)的中國嚴重主動脈瓣狹窄患者瓣膜形態學特征。

  1 冠脈分叉病變支架治療在技術上具有挑戰性,不少研究發現臨時支架對大部分分叉病變有效。在此特刊中,Dong ZHANG 等學者係統分析了單中心數據庫數據,發現冠脈分叉病變患者較寬分叉角度(BA)為主支(MV)支架置入後分支(SB)閉塞風險的獨立預測因素,這一發現或許可改變分叉病治療中的臨床決策。

  2 圍術期心肌損傷,即心肌生物標記物泄露,與行PCI後不良臨床預後相關。根據圍術期心肌損傷(PMI)的第三大通用定義,其診斷標準是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或心髒肌鈣蛋白I/T(TNI/T)水平升高5倍以上,並出現臨床症狀、血管造影證據和心電圖變化。然而,該診斷標準的臨床意義尚存爭議,主要是由於心髒肌鈣蛋白診斷標準的敏感性過高。另外,有關分叉病變行支架置入治療後不同診斷標準的PMI如何預測臨床事件的數據也不足。Shaoliang CHEN等學者研究發現,CK-MB上升5倍與分叉病變支架置入治療後1年時死亡率升高相關。

  3 Runlin GAO等學者報告了PLATINUM中國試驗中,鉑鉻合金依維莫司洗脫支架(PtCr-EES)置入後9個月時的血管造影結果。這是目前為止有關PtCr-EES支架最大規模的前瞻性、隨機、血管造影評估試驗。研究發現,PtCr-EES支架較第二代不鏽鋼紫杉醇洗脫支架(PES)在支架內晚期管腔丟失和術後1年時臨床事件發生兩方麵更具優勢。

  4 Zhan GAO等學者公布了新型生物可降解聚合物塗層雷帕黴素洗脫支架(Firehawk支架)置入後2年臨床結果。作為TARGET試驗臨床隨訪的延長觀察,該研究證實了Firehawk支架2年內的有效性和安全性。Firehawk支架置入後支架血栓的減少再次突出了器械創新的重要性,這是CIT一直以來所強調的。

  5 Geng WANG等學者報告了評估第二代鈷鉻生物可降解聚合物藥物洗脫支架(EXCELⅡ)的首次人體試驗——CREDIT-1研究的臨床、血管造影及光學相幹斷層掃描(OCT)結局,結果顯示EXCELⅡ可快速實現內皮化,置入4個月及12個月後晚期管腔丟失較少。另外,更複雜的冠脈病變帶來了更多挑戰。患者預期也影響醫生的診療策略。

  6 Qi ZHANG等學者首次報告,冠狀動脈長病變串聯置入藥物洗脫支架擇期PCI圍術期替羅非班應用可有效減少PMI和主要不良心髒事件(MACE)。

  7 Hongmei LAI等學者發現,入院平均血小板體積(MPV)可預測STEMI患者行PCI的血栓負荷及短期死亡率。

  8 Hasan JILAIHAWI等學者研究發現,行經導管主動脈瓣置換術(TAVR)的中國患者的主動脈瓣多為二葉型,即使是三葉型也與西方患者存在差異——鈣化更嚴重,這為該群體的TAVR治療帶來更多挑戰。

關鍵字:CIT2015,介入心髒病學,臨床研究新進展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騰訊微博 更多
更多評論
//站內統計//百度統計//穀歌統計//站長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