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T2015專題報道!
CIT一個鮮明的特色是引入創新性技術並且推動其在國內的研究和應用。明天開始,CIT將為我們帶來哪些新技術?近些年備受關注的生物可吸收支架(BRS)、藥物塗層球囊(DCB)、經導管主動脈瓣置換術(TAVR)、射頻消融去腎交感神經術(RDN)、經皮心室重建術(PVR)、左心耳封堵等將一一亮相。CIT儼然已成為一場展示介入新技術和新器械的盛宴。
PVR03月20日 星期五 4:00 PM-5:00 PM三層311B會議室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霍勇教授:前壁心肌梗死(心梗)接受支架治療後遺留室壁瘤,會反複發生心力衰竭(心衰),外科手術風險高、效果不理想,PVR(經皮心室重建術)正是針對該類患者的微創介入新療法。其理論基礎為用順應性好的“降落傘”重塑左室形態,隔離不運動尤其是矛盾運動部位,降低左室容積和舒張末期壓力,以期增加心輸出量、改善心衰患者臨床症狀和心功能。
關於效果,早期已觀察到PVR改善左室形態、增加心輸出量的作用,6分鍾步行距離、紐約心髒學會心功能分級(NYHA)均獲改善;但從中晚期來看,目前未觀察到持續改善心功能、減少因心衰住院或死亡的效果,證據仍不足。目前國外正開展相關研究。2013年10月我國首例PVR完成,從2014年起高潤霖院士與我牽頭開展了多中心研究,納入6個中心的31例患者,均為急性前壁心梗後解剖性或功能性室壁瘤。總體效果較好,僅1例在住院期間死亡。目前樣本量最大的一項研究納入約300例患者,在2014年美國經導管心血管治療(TCT)學術會議公布了6個月隨訪結果,證實了對心功能的改善。該技術從操作性來講易於掌握,安全性好,期待長期預後證據及相關器械在我國獲批上市。
BRS03月21日 星期六 8:30 AM-12:00 PM,1:30 PM-5:00 PM一層多功能A廳
複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葛均波教授:近年來BRS(生物可吸收支架)在我國發展非常迅速,國內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產品。2006年起,複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參與研發成功首個國產聚乳酸骨架雷帕黴素BRS,預期近兩年國內將有更多產品(包括鎂合金支架和鐵支架)。與傳統金屬支架相比,BRS最大優勢在於可降解:支架降解後血管可恢複正常舒縮活動,不會禁錮邊支血管,可反複在同一部位行介入治療,可兼容磁共振檢查等。不存在永久性植入物免去了長期炎症刺激,從而減少再狹窄和支架血栓風險。國產BRS不能一味仿造,需經曆長久科學嚴謹探索,切忌為追求盡早上市而忽視前期基礎研究,甚至降低臨床試驗終點標準。為促進國產BRS產業健康發展,國家監管及審批機構要製定基於BRS特征但又參照傳統金屬支架共性特點的評價體係;另一方麵,企業要重視產品質量,改進性能,開展臨床研究,為我國BRS在國際心血管介入領域中發出自己的聲音。
DCB03月21日 星期六 1:30 PM-5:00 PM三層311B會議室
複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錢菊英教授:再狹窄是限製冠心病介入治療遠期效果的主要原因。與藥物洗脫支架(DES)相比,DCB(藥物塗層球囊)優點包括:藥物快速均一釋放且在動脈壁短期有效存留,對內皮化愈合影響小;無多聚物殘留可降低動脈壁慢性炎性反應和晚期血栓發生率,降低對雙聯抗血小板治療的依賴性;無金屬支架殘留,可保留其舒縮活性。歐洲已有數種DCB上市,采用藥物均為紫杉醇。
針對支架內再狹窄(ISR)、小血管病變、分叉病變等的臨床研究證實了DCB價值,自2009年在歐洲開始應用,2014年歐洲心髒病學會(ESC)指南推薦DCB用於ISR(ⅠA類推薦)。
目前我國僅一種DCB上市(2014年),適應證是治療冠狀動脈ISR。我國一些臨床中心已開始開展其治療小血管和分叉病變的臨床研究。在歐洲,DCB還獲準用於小血管病變治療,已被用於分叉病變等複雜病變處理。相信隨著臨床經驗積累和數據增加,未來DCB必將在我國ISR、小血管病變、分叉病變等的PCI治療領域成為重要的優選方案。
左心耳封堵03月20日 星期五 1:30 PM-5:00 PM一層多功能A廳
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姚焰教授:2013年CIT期間我們在國內率先開展此技術。此後不僅國際品牌器械進入了國內市場,國產新型封堵裝置也迅速進入臨床試驗階段。對缺血性卒中高危的房顫患者,左心耳封堵的即刻終點明確,前期臨床研究也證實其替代傳統抗凝藥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推動其受到關注的另一因素可能是對操作技能要求相對低於導管消融。目前,已有封堵器進入國內市場,國產封堵器三期臨床試驗也已進入臨床隨訪期。須指出,應謹慎穩妥推廣新技術。左心耳是左心房重要的減壓阻尼結構,封堵後對左房乃至左心的遠期潛在負麵影響還缺乏臨床數據。原則上傾向於對65歲以上患者使用。此外,器械構型與部分特殊左心耳形態不甚匹配、操作技術需優化等問題值得重視。期望更多可選擇的新型裝置。
TAVR03月20日 星期五 1:30 PM-5:00 PM03月21日 星期六 8:30 AM-12:00 PM,1:30 PM-5:00 PM 三層311A會議室
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吳永健教授:我國有10家醫院開展了TAVR(經導管主動脈瓣置換術)手術,所使用的主要為國產瓣膜。該瓣膜是國家“十二五”科技支撐計劃研究的項目,臨床試驗已完成,目前在臨床隨訪中。目前全國約完成TAVR 180例。北京阜外醫院和四川華西醫院具有較完整的心髒團隊,能獨立完成較複雜TAVR手術。TAVR手術操作較複雜,需要心內科、心外科、麻醉科和影像科通力協作方能完成。指南明確規定,TAVR目前隻適用於常規外科不能手術的高危或極高危患者。
我國TAVR尚處於起步階段,且患者病變特點與西方有很大不同,例如二瓣化發生率在擬接受TAVR者中超過50%,瓣膜鈣化程度是西方4~5倍,手術難度和風險大。準備開展該技術的醫院需邊學習、邊摸索、邊開展,要嚴格選擇患者,做到穩步、安全的開展。如國產人工瓣膜上市,將會有更多醫院開展TAVR,中國將進入真正的發展階段。
RDN03月20日 星期五 1:30 PM-4:00 PM三層311B會議室
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蔣雄京教授:繼SYMPLICITY HTN-3陰性結果後,RDN(射頻消融去腎交感神經術)前景如何?目前最關鍵缺陷是尚未找到準確評估腎交感神經興奮性的方法,因此既無法確定患者難治性高血壓與腎交感神經興奮是否相關,也無法確定RDN技術上是否成功。消融人腎神經的合適射頻能量亦無法證實。基於上述關鍵性不確定因素,無法憑借SYMPLICITY HTN-3結果終結RDN治療難治性高血壓的前景。
目前阜外醫院完成的2項研究均獲較理想結果,以下經驗值得借鑒:入選患者除滿足國際一般標準外均進行嚴格繼發性高血壓排查,並選擇性檢查交感神經興奮性相關指標;入選患者較國外研究相對年輕,平均約40歲;重視腎動脈個體差異;病例增加使手術團隊積累豐富經驗。
僅憑現有研究結果不能否定RDN,並提示研究者要注意患者篩選、手術醫師技巧培訓、器械改進提高等。RDN作為一種抑製交感神經過度激活而降低血壓的方法仍有豐富的基礎研究支持,充滿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