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評價遠隔缺血預處理在小兒心髒手術中的應用效果。
方法:係統檢索PubMed數據庫、EMBase數據庫、Cochrane圖書館、會議摘要(AHA\ESC\ACC)(截止2012年2月)中研究遠隔缺血預處理在小兒心髒手術中應用的隨機對照試驗。由2名研究者對納入文獻的進行評價和資料提取。采用Stata 12.0進行數據分析。
結果:本文共納入6篇以英文發表的隨機對照試驗。在696位小兒患者中,有297位接受了遠隔缺血預處理。指標主要為術後血清心肌酶、肌酐(μmol/l)和ICU停留時間(h)。與對照組相比,遠隔缺血預處理可明顯降低術後cTnI水平(隨機效應模型;SMD= -0.931;95% CI: -1.475 to -0.387; P= 0.001;I2= 68.4%),但並不影響術後血清肌酐水平(隨機效應模型;WMD=0.01;95% CI:-0.07 to 0.09; P= 0.777; I2= 96.1%)和ICU停留時間(固定效應模型;WMD=-0.53;95% CI:-2.02 to 0.96;P= 0.485; I2= 15.5%)。發表偏倚(cTnI)無統計學意義(P=0.497, Begg’s test; P=0.163,Egger’s test)。
結論:遠隔缺血預處理在小兒心髒手術中能提供一定的心肌保護。盡管在腎髒效應和減少ICU停留時間上效果不確切,仍值得推廣。其遠期效應如死亡率仍需大樣本、多中心、長期隨訪的隨機對照試驗來證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