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澍教授解讀房顫新指南

作者:阜外心血管病醫院 張澍(小田 整理) 來源:醫學論壇網 日期:12-07-17

  在7月13日的第10屆心房顫動國際論壇上,國家心血管病中心阜外心血管病醫院張澍教授對歐洲和美國心房顫動(以下簡稱房顫)指南進行了解讀,會上,他還簡單介紹了我國即將發表的指南。

十屆房顫論壇

張澍教授

新指南推薦新的房顫分類方法及評估方法

  隨著房顫診治水平的提升,臨床醫生對房顫及其並發症的研究日益重視,2010年,房顫工作組專家製定了新的心房顫動認識和治療建議,在此基礎上,2012年中華醫學會心電生理起搏分會房顫工作組製定的最新專家共識將於近期發表在第4期《中華心律失常學雜誌》。張澍教授就房顫分類、等作了簡單的介紹。

  新的指南將永久性房顫作了細化,包括長時間持續性房顫和永久性房顫,前者定義為當醫生決定采取心律控製策略時,房顫已持續1年或更長時間。

  張教授強調,在評估房顫患者時,要注重整體評估,詢問病史時除外問發作過程的心律、誘發因素、發作頻率、持續時間等基本內容,還要注意患者是否伴發高血壓、冠心病、心力衰竭、周圍血管疾病、腦血管疾病、中風、糖尿病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等。另外,有些老年患者或永久性房顫患者無房顫症狀,或者部分患者以缺血性腦卒中或短暫性腦缺血發作(TIA)為首發症狀。

  目前,評估房顫的常用危險因素分層方法是CHADS2評分方法,該法簡單、快捷且易記,經證實評分高低與卒中發生率有相關性;但缺點是沒有認識到風險是一個連續的統一體,其內容尚不全麵。

  因此,新指南引入了新的評估方法CHA2DS2—VASC,又稱“九分”評估方法,使房顫患者的低危因素更加清晰,從主要危險因素和次要危險因素進行評分。

房顫抗凝治療重視出血評估

  在房顫治療策略方麵,除以往的控製房顫的心室率和恢複並維持竇性心律以外,還要注重預防血栓栓塞和上遊治療。其中,抗凝治療是房顫診斷後的第一步措施,在啟動抗凝治療前還應進行出血風險的評估。

  目前現有的抗凝出血風險評分係統是HAS—BLED評分,國內專家建議可供參考,是否可以推廣應用到我國還有待評價。HAS—BLED評分增高也並不代表是抗凝治療的禁忌,隻要患者具備適應證就應抗凝,隻是HAS—BLED評分>3分時,醫生應加強抗凝監測。

  預防血栓栓塞治療的藥物包括維生素A拮抗劑(華法林、苯丙香豆素)、抗血小板藥物(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和其他藥物(直接凝血酶抑製劑達比加群酯、Xa因子抑製劑利伐沙班和阿派沙班)。

1 2

關鍵字:房顫,指南,CAFS2012,張澍,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騰訊微博 更多
更多評論
//站內統計//百度統計//穀歌統計//站長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