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意大利的一項隨機對照研究表明,對於輕至中度高血壓患者,頸動脈內膜中膜厚度(IMT)和心血管轉歸與治療後平均診室或日常活動收縮壓相關,而不與隨診間診室或24小時血壓變異相關。因此,當血壓(BP)小幅升高時,隨診間不一致的血壓控製對預後重要性遠不及長期平均血壓水平。研究於2012年6月28日在線發表於《循環》(Circulation)雜誌。
既往報道證實,在高心血管風險、接受治療的高血壓患者人群中,心血管事件發生率與隨診間血壓(BP)變異性相關。研究旨在評價隨診間血壓變異是否對輕中度、接受治療的高血壓患者的預後具有重要意義,這些患者的治療目的在於避免心血管事件的發生和防止或延緩器官損害的進展。
研究分析了來自歐洲拉西地平抗動脈粥樣硬化研究(ELSA研究)的彙總數據。ELSA研究為一項隨機、雙盲、隨訪4年的臨床試驗,評價拉西地平比阿替洛爾對超聲評價頸動脈IMT的治療效果。研究應用治療期間平均收縮壓的變異係數(CV)或標準差(SD),評估血壓變異性,平均收縮壓分別獲取於6個月(診室血壓)和12個月(24小時血壓)時間間隔(分別為1521和1264例)。
多變量線性回歸模型表明,治療期間平均診室或24小時收縮壓,但並非收縮壓CV或SD,與結束頸動脈IMT治療相關。IMT隨著平均治療診室或24小時收縮壓從最低到最高四分位數的遞增而逐步增加(校正後P-trend為0.046和0.048),但不隨SBP的CV或SD四分位數區間產生相似變化。多變量logistic回歸模型也表明,平均BP,而非變異指數與心血管結局相關。
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