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證據、新推薦、新啟示:評述2010 ESC心衰器械治療指南

作者:南京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黃峻 來源:中國醫學論壇報 日期:10-09-28

心衰治療:藥物與器械比翼雙飛

藥物治療取得重大突破

  上世紀90年代心力衰竭(HF)機製研究取得突破,證實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係統/交感神經係統過度興奮為主的神經內分泌因子激活致使心肌重構,最終導致HF發生發展。據此,臨床應用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製劑(ACEI)(SOLVD試驗)、血管緊張素受體拮抗劑(ARB)(CHARM和Val-HeFT試驗)、β受體阻滯劑(CIBISⅡ試驗)及醛固酮受體拮抗劑(RAlES、EPHUSES試驗)均證實了HF患者可從中獲益,主要終點(含全因死亡)減少25%~36%。上述結果使這些藥物成為HF治療主力軍,也使注重改善血流動力學的治療轉為強調應用神經內分泌抑製劑,開啟了HF治療新階段。

器械治療登上前台、療效顯現

  CRT改善預後 近10多年研究發現,心髒擴大和心肌重構使左右心室及整個心髒收縮不同步,進一步加重HF。多項研究(CARE-HF和COMPANION等)顯示,3腔起搏的心髒再同步化治療(CRT)對此有效,能顯著改善患者預後。

  ICD減少心髒猝死 HF患者心源性猝死(CSD)較常見(主要因快速室性心律失常)。CSD分別占心功能Ⅱ、Ⅲ和Ⅳ級患者死亡的65%、50%和35%。埋藏式心律轉複除顫器(ICD)顯著降低高危患者CSD發生率(MUSTIC-SR、MIRACLE-IC、CONTAK- CD等試驗)。

  聯合藥物治療減少全因死亡 研究表明,在優化藥物治療基礎上,非藥物治療[CRT、ICD或心髒再同步除顫治療(CRT-D)]進一步降低全因死亡率達36%,成為HF治療不可或缺的方法,也是藥物治療的重要補充。這2種方法的應用是HF現代治療的標誌。

  CRT指征不斷修改 自1994年ARB應用以來,HF藥物治療處於平台期,未出現新的有效藥物。同時,器械治療卻突飛猛進,不斷有新證據促使CRT指征不斷改變(圖)。

ESC指南新推薦:臨床意義重大

器械治療使輕症HF患者獲益

  近期歐洲心髒病學會(ESC)頒布的HF器械治療更新指南依據2009年2項重大研究(REVERSE和MADIT-CRT試驗)修改了CRT推薦。上述研究均入選心功能Ⅰ~Ⅱ級、竇性節律、QRS波增寬和左室射血分數(LVEF)降低的HF患者,證實CRT可顯著改善預後:24個月死亡/住院率降低62%(REVERSE試驗),33個月死亡/住院率降低34%(MADIT-CRT試驗),且均較對照組有顯著差異。因此,ESC更新指南強調,采用新適應證“降低HF合並症發生率”。

 器械治療可預防HF進展

  ESC更新指南還強調,器械治療有助於“預防HF進展”。這是指南首次提出可用器械治療預防HF。HF是一種可自發進展的疾病,即使中止初始心肌損傷,疾病仍可繼續,這是因為前述2個係統過度興奮及其所致神經內分泌因子激活,與心肌重構形成互相促進的惡性循環。因此,臨床難以治療逆轉HF,但可能預防並延緩其進展。

HF處理的理念轉變

  HF臨床處理進展涉及重大理念轉變,即從重視治療轉為預防。其中有2個重要階段,即預防階段A(僅有危險因素)進展至階段B(出現結構性心髒病,如左室肥厚或心肌梗死),及階段B進展至階段C(出現HF症狀和體征)。臨床流行病學研究表明,有症狀HF患者(含階段C和D)預後與常見惡性腫瘤患者相似,而無症狀者(含階段A和B)預後良好,可見上述2個階段預防極其重要。

  心功能Ⅱ級患者屬於階段C早期,正常活動時無症狀,仍能從事一般工作和正常生活。若能防止其病情進展至出現嚴重症狀(心功能Ⅲ、Ⅳ級),則預後較好,否則病情必定每況愈下。既往我們僅對此類患者予以藥物優化治療,而ESC新推薦重點關注了此類患者,著眼於防止病情惡化,強調藥物與器械治療相結合,從而更有效阻遏和逆轉病情,改善預後,這一理念意義重大。

ESC指南新推薦: 深刻啟示引發深層思考

我國指南尚待修訂

  ESC指南更新證據充分(A級證據),寓意於預防,意義深遠。事實上,美國食品與藥物管理局(FDA)前些年就批準HF器械治療用於LVEF<30%、紐約心髒病學會(NYHA)心功能Ⅰ~Ⅱ級患者,體現了重視預防的理念。但此舉似乎過於激進,未被廣泛接受,且批評之聲不斷。ESC更新推薦較為審慎持重,可被認可接受。在ESC邁出第一步後,其他國家參考其修訂本國指南完全合乎情理。我國HF指南及心律失常指南對部分內容進行修訂,筆者認為隻是時間問題。

 付諸實踐尚須謹慎

  基礎條件尚有差距 指南與臨床實踐間必定存在差距,尤其是涉及創傷性和精密器械的應用,這種差距既存在於思想認識層麵,還包括相應基礎條件的限製:CRT等器械治療價格極其昂貴;療效與術者經驗和熟練程度有關,需要積累大量工作經驗;術後需要對器械功能進行調整測試,隨訪工作量大。上述條件並非各地各級醫院均能做到,能勝任的醫院尚為數不多。

  應重視“無反應者” 值得指出的是,約20%~30%接受CRT的患者不能獲益,原因尚不清楚。此外,目前尚無1種檢測方法或指標能鑒別符合CRT標準患者中可能存在的“無反應者”。在這些“無反應者”中置入CRT徒勞無益,隻會增加患者經濟負擔和精神心理壓力,故決策應十分審慎。

  積極開展我國研究 筆者以為,經優化內科治療的NYHA心功能Ⅱ級患者,不宜常規接受CRT或CRT-D,但也不反對有條件的醫院在條件允許的患者中開展。目前重要任務在於努力培養人才,提高我國CRT和CRT-D置入技術水平;建立技術準入製,讓有條件的醫院率先開展,並形成一套包括醫院社區診所與患者相結合的管理隨訪體係,提高防治水平,切實造福HF患者;努力開展我國HF器械治療臨床研究,建立完整資料庫,不斷總結經驗;鼓勵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器械研發生產,降低價格,使更多患者獲益。積極改善上述基礎條件,使HF器械治療成為常規手段應成為今後數年的努力方向。

研究縮寫

  SOLVD: 左室功能不全治療;CIBISⅡ:心功能不全比索洛爾研究Ⅱ;CHARM:坎地沙坦在HF評估中降低死亡/發病率;Val-HeFT:纈沙坦HF試驗;RAlES:隨機安體舒通效果評價;EPHUSES:陳舊MI突發HF生存效應;CARE-HF:CRT裝置-HF;COMPANION:HF藥物、起搏及除顫對比;MUSTIC-SR:心肌病多點治療;MIRACLE-ICD:多中心ICD隨機評價;REVERSE:同步化逆轉左室收縮功能不全;MADIT-CRT:多中心自動除顫器伴CRT。

關鍵字:心力衰竭,ESC,指南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騰訊微博 更多
更多評論
//站內統計//百度統計//穀歌統計//站長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