暈厥的分類和臨床表現

作者:廣西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鍾國強 李金軼 來源:醫學論壇網 日期:12-04-27

  暈厥(syncope)是指各種原因導致的突然、短暫的意識喪失和身體失控,既而又自行恢複的一組臨床表現。暈厥是一種症狀,而不是一個診斷。它具有起病迅速、有多變的預兆症狀,可以完全恢複而無需藥物治療的特點。但是,意識的喪失不等於暈厥。暈厥隻是短暫的意識喪失。它與猝死的區別在於能夠自發性恢複。

  一、流行病學分析

  暈厥是一種常見的臨床綜合征。在美國,由暈厥引起的住院病人占總住院病人的0.6%,占急診門診病人的1.4%。流行病學調查顯示,大約有40%成人經曆過暈厥事件,並且女性居多,Framingham研究顯示,男性發生率為3%,女性發生率為3.5%,75歲以上的老年人中的發生率為 6% ,而在歐洲大約有 150萬嚴重暈厥患者,美國大約有1000萬的暈厥患者,每年有50萬新發病例,而且發生率也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加。 不明原因暈厥有30%反複發作,死亡率 7%,。暈厥嚴重影響了患者的生活質量(圖1),是引起老年人摔傷的常見原因,每年因暈厥住院的花費就達20多億 。但是有將近50% 的暈厥因未能明確診斷而不能得到有效治療。因此對於暈厥的認識尤為重要。

  暈厥一般是由於腦血流量突然性急劇減少而引起的。正常人的腦血流量需達到50–60毫升/100克組織/分鍾才可滿足腦組織代謝需要,相當於12-15%的心輸出量。所以任何原因引起心輸出量下降或外周血管阻力下降導致循環血容量相對不足都可引起急性腦供血不足。腦供血中斷或嚴重不足達6-8秒或20%的腦供氧量減少可導致意識喪失。正常情況下機體存在著一套動態的調節機製,當其中的任何一個機製失代償都會最終導致暈厥的發生。因此,任何可引起上述改變的原因都可導致暈厥的發生。引起暈厥的原因在不同年齡段各不相同(圖2),其中大部分的暈厥是由神經調節的紊亂引起的。這是良性的、與死亡率相關性不大的病理生理機製。而其他的如心動過緩、心跳停博而引起的頭昏、暈厥前期及暈厥則是比較嚴重的病變。可引起暈厥的其他原因還有直立性低血壓、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結構性心髒病、心肺功能異常引起的肺栓塞等。不同原因引起的暈厥死亡風險率也不同(圖3)。 

  inserted image

  inserted image

  inserted image

  在這些暈厥的各種病因中,心源性引起的暈厥後果最為嚴重,而迷走神經性和其他的原因引起的暈厥死亡率差別不大(圖4)。

  inserted image

  二、暈厥的臨床表現及診斷

  1.暈厥臨床表現

  暈厥病因複雜,合理的診斷有助於鑒別診斷真性暈厥和假性暈厥 ,建立有效的預防措施,合理評估臨床預後,預防暈厥引起的嚴重並發症,提高病人生活質量。因此,暈厥診斷中病史和體格檢查尤為重要。病史詢問時要圍繞3個重點問題展開:是否為暈厥?有無心髒病?病史中有無重要臨床症狀足以確立診斷?病史詢問的重點在於詢問:暈厥時的處境,暈厥前期,暈厥時(目擊),暈厥末期,背景,其中詢問背景時應再詳細詢問如下內容:猝死的家族史、先天性心律失常 、心髒病史 、神經科病史(巴金森氏病,癲癇) 、代謝疾病(糖尿病等) 、藥物史(抗高血壓、抗心絞痛、抗憂鬱症藥物、抗心率不整、利尿及QT延長藥物) 、反複發生暈厥的曆史等。

  下麵介紹幾種常見類型暈厥的臨床表現:

  1.1 心源性暈厥

  心源性暈厥可發生於病人任何體位時,而發生於臥位時的暈厥多數為心源性暈厥。最常見的原因為心律失常如心動過緩、心動過速。緩慢型心律失常表現為竇性停搏,傳導阻滯或高度或完全性房室傳導阻滯,而快速型心律失常表現為房顫 /房撲伴快速心室率 (預激合並房顫)、陣發性室上速/室速及尖端扭轉型室速(圖5)。

  inserted image

  1.2 體位性低血壓

  正常人站立時,由於下肢血管開放,血壓一過性下降,刺激壓力感受器,經交感神經介導,使血管收縮,心率加快,使舒張壓升高,收縮壓亦可升高或輕度下降,如此種調節功能障礙, 則可導致體位性低血壓暈厥。根據有無血管運動神經結構損害,可分匆功能性和器質性體位性低血壓。

  1.3 迷走神經反射性暈厥

  可表現為以下幾種情況:

  (1 ) 頸動脈竇暈厥: 多見於老年人突然扭轉頭頸部、衣領過緊, 少數病人可有頸動脈竇瘤、頸淋巴結腫大, 洋地黃類藥可增加暈厥的發生。其機理為迷走神經興奮導致心勝抑製, 突然出現心動過緩、房室傳導阻滯或心髒停搏, 稱為“心髒抑製型頸動脈暈厥”。

  阿托品治療效果較好。血管抑製型頸動脈暈厥在頸動脈竇受刺激時,出現血壓下降4 . 0 ~ 6 . 7k p a (30 一50 m m H g ) ,一般沒有心動過緩, 此類暈厥發作前常無惡心、嘔吐、出汗、麵色蒼白等先驅症狀。第3 型頸動脈竇暈厥為腦血管型,意識喪失時無血壓下降和心率減慢,這類病人可表現為腦血流不足。

  (2 ) 咳嗽暈厥:劇烈咳嗽或大笑時可發生暈厥,其機理可能係咳嗽時導致血管擴張,顱內壓升高,腹腔和胸腔內壓力也升高,並使顱內壓進一步升高而發生暈厥。

  (3 ) 排尿性暈厥: 排尿前或排尿中出現暈厥,常發生於夜間,發作前可有大量飲酒史。其機理為充盈的膀朧突然排空後產生與抽空腹水後一樣的效果,引起外周血管阻力突然下降,導致暈厥。多見於站立時排尿。

  另外,食管憩室或痙孿、膽囊痙攣、食管鏡檢查、氣管鏡檢查、勝器突然膨脹均可引起迷走反射導致暈厥。

  1.4腦源性暈厥

  腦血流不足所致的暈厥,見於婦女的基底動脈性偏頭痛,由於基底動脈痙攣所致。亦可見於鎖骨下動脈閉塞患者,患者活動時出現鎖骨下動脈竊血,則可出現暈厥。

  繼續閱讀:暈厥的診斷和治療

關鍵字:暈厥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騰訊微博 更多
更多評論
//站內統計 //百度統計 //穀歌統計 //站長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