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屆臨床心血管病大會暨第九屆中國冠心病介入沙龍(CISC)於2月9日—12日在北京九華山莊召開。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貞醫院任學軍教授向廣大醫生介紹了室上速射頻消融操作常規步驟及體會。
室上速成功消融的基本要點:
室上速射頻消融的基本步驟
1、血管穿刺
其中,導絲的操作非常重要。
臨床醫生在進行鎖骨下動脈穿刺時,需注意負壓進針,透視下送鋼絲,導絲盡量送入下腔靜脈,確認是鎖骨下靜脈。
2、導管放置
放置導管過程中需注意:
①透視下送入導管是避免導管打結、導管折斷的最有效方法;
②要動作輕柔,避免反複頂在同一血管分支,引起血管痙攣;
③送導管過程中,要注意導管的張力不要過大;
④還要注意導管的塑形。
3、程序刺激
程序性心髒刺激法是指在病人在自身竇性心律或心動過速基礎上,利用程序刺激儀程序的輸入一個或多個期外刺激,刺激心房或心室,觀察心髒活動的變化,研究、診斷和治療心律失常。其用途是分析房室傳導係統、心房和心室的電生理特性,誘發和分析心律失常的發生機製。
4、靶點判定:
①影像學定位:RAO 30°與LAO 45°結合時,利於定位;
②ASP(慢徑的心房連接端)、慢徑電位或碎裂的心房電位;
③靶點心內電圖的特點:小A大V,A:V=1:2—1:6。
5、射頻消融
消融時注意:
①交界心律是放電有效的標誌;
②90%—95%以上會出現較慢心界心律,出現快交界時(損傷快徑),停止放電,觀察房室傳導情況;
③注意交界心律室房逆傳;
④出現AV間期延長時,停止放電。
消融體會:慢徑消融存在消融風險。
①三尖瓣環與竇口間距大,希氏束位置高,下位法消融安全;
②希氏束位置低,與竇口靶點部位間距小,快徑損傷風險增加;
③消融前必須清楚希氏束位置和竇口部的解剖關係,這至關重要;
④能穩定控製導管,嚴密監測下安全放電,快交界反應、AV間期延長需即刻停止放電;
⑤年齡小患者除非必需原則,宜延緩消融;
⑥如消融治療,必須高度謹慎,包括電極置放;
⑦誘發困難者短陣心房刺激可增加誘發成功率。
消融成功標準包括前傳和逆傳消失。
在降低複發率方麵,醫生要確保在放電5s內阻斷旁道,盡量減少移動放電,使用溫控導管,保證局部溫度在50°以上。
鄰希氏束旁路消融需注意:
①靶點判斷正確;
②靶點處導管能夠控製穩定;
③小功率試放電旁路即刻阻斷,有交界反應必須停止;
④可阻斷旁路又無交界反應處為精確靶點;
⑤嚴密觀察下遞增功率鞏固消融;
⑥終點達標,不宜過多鞏固放電;
⑦如術者經驗不足可放棄消融,不宜冒險操作。
⑧旁路有前傳功能者加單級標測有助靶點的精確標測;
⑨靶點貼靠困難或不穩定者采用加強鞘支撐;
⑩下肢動脈彎曲但不嚴重者可用長鞘;嚴重彎曲、AS、換瓣術後、旁路位置甚前者須經房間隔途徑。
最後,任教授總結,細節關乎成敗,臨床醫生需要提高血管穿刺技術,規範導管操作技術,避免無溫度監測下高功率放電,避免在心室起搏下消融間隔旁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