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動脈疾病介入治療新進展

作者:小田 整理 來源:醫學論壇網 日期:12-03-07

  inserted image

  當前臨床上主要使用的主動脈支架

  第三屆臨床心血管病大會暨第九屆中國冠心病介入沙龍(CISC)於2月9日—12日在北京九華山莊召開。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安貞醫院黃連軍介紹了主動脈疾病介入治療最新進展。

  隨著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醫療手段的增多,現在的“富貴病”越多,主動脈疾病的增多就是一個很好的例證。主動脈疾病分成兩大類,一是擴張性疾病,如胸主動脈瘤及主動脈夾層;二是狹窄性疾病。

  目前,患冠心病的人群年齡趨於年輕,發病率逐年升高,同時也對臨床醫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主動脈疾病介入治療技術源於上世紀九十年代,主要針對的是主動脈擴張性疾病。特別是主動脈夾層,我國患主動脈夾層的病人有兩個特點:一個是發病率高,一個是年齡小;與國外相比,我國主動脈夾層的病人平均年齡比國外年輕10歲-20歲。在國外,因患者年齡偏大,治療上更傾向於保守治療,我國的患者年齡偏年輕,保守治療易形成主動脈夾層,以及誘發腎衰竭。因此,在治療上更傾向於及時處理,用介入的方法來治療。

   隨後,黃連軍教授以臨床病例的形式介紹幾種先進的介入技術,分別為限製性支架技術,雜交手術治療累及主動脈弓的病變,多種介入技術治療主動脈瘤,煙筒技術的應用及介入治療外科術後並發症。

  此外,黃教授還介紹了腔內治療技術進展。

  開窗型支架,適合於腎上型、累及髂內外動脈的腹主動脈瘤。其特點是在帶瓣部分預留有與內髒動脈精確對應的“窗口”,釋放時“窗口”對準對應的內髒動脈,再經“窗口”在內髒動脈內置入小支架。

  多層支架,目前這一支架在歐洲僅停留在動物實驗,它是一種具有三維編織網狀結構,可以起到調整血流的方向,因此多層支架在動脈瘤內的作用機理是通過調整動脈瘤內的血流,減少流量,進而降低90%的血流速度,同時降低60%對於血管壁的剪切力,分層形成血栓,達到隔絕動脈瘤的目的。多層支架適用於所有累及分支的主動脈瘤,瘤體隔絕的同時保證分支血管血供。

  多層支架具備兩個優點,一是支架可以放在任何部位,二是手術切開,通過介入技術即可。基於此,主動脈疾病介入治療將迎來革命性的變化,前景廣闊。

  點擊查看本次會議更多精彩報告:

  右冠脈PCI的治療

  三支血管病變並嚴重血小板減少症的PCI治療

   病例報告:急性前壁心梗一例

  雙枚支架同時亞急性血栓形成一例

  極短期形成左主幹病變

  大劑量ACEI治療慢性心衰更優

  射頻消融導管的應用

  風心病二尖瓣狹窄球囊擴張的時機和技巧

   主動脈疾病介入治療新進展

    經皮二尖瓣修複術的發展現狀(視頻)

  陳灝珠:臨床醫生應重視三基修養

  AS研究現狀與未來

   室上速射頻消融操作常規步驟 

關鍵字:冠心病介入沙龍,主動脈疾病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騰訊微博 更多
更多評論
//站內統計 //百度統計 //穀歌統計 //站長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