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9~12日,第三屆臨床心血管病大會暨第九屆中國冠心病介入沙龍在北京召開。會上,山東大學齊魯醫院張運院士就動脈粥樣硬化(AS)研究的現狀和未來做了精彩報告。在此,我們作一簡要報道。
AS的遺傳因素和環境因素
張院士指出:AS是一個遺傳和環境因素相互作用的多因素疾病,僅僅研究和幹預AS的環境因素是不夠的。全基因組關聯研究(GWAS)已發現了多個與AS發病相關的單核苷酸多態性(SNPs)。但是,SNPS對冠心病的預測價值並不高於傳統危險因素,因此,美國心髒病學會(ACC)/美國心髒協會(AHA)目前不建議在無症狀人群中進行SNPs大規模篩查。此外,GWAS精細測序、脫氧核糖核酸(DNA)外顯子測序等也是我們的研究方向。
AS病變的血管床選擇性
AS隻發生在動脈係統而不發生在靜脈係統,但當把靜脈移植到動脈係統後,最終也會發生AS病變。AS主要侵襲主動脈、冠狀動脈、腦動脈、腎動脈和下肢動脈。在受累血管床中,病變僅出現於大中動脈。此外,AS病變的血管床選擇性還存在東西方差異,西方人常出現冠狀動脈病變,而東方人常出現腦動脈病變。
AS發病機製的網絡觀和動態觀
AS的發病機製涉及到極其複雜和龐大的細胞內信號轉導網絡,因此,幹預AS應尋找關鍵分子或調節結點,並注意到某個網絡可能僅在某個時期起作用的問題。
病程的非線性和可逆性發展
AS病變常被形象的比作三部曲,“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穩到破”,在同一個病人甚至同一根血管都可以出現,如果有效幹預,可以發生動態改變,是可逆的。對AS病程的新認識提示:明確、檢出和避免導致斑塊破裂的危險因素,可能預防急性心血管事件的發生。積極控製危險因素和規範進行他汀類藥物治療,斑塊的大小和性質是可逆的。
AS動物模型的發展
目前AS動物模型常采用新西蘭兔、載脂蛋白E基因缺失(apoE-/-)或低密度脂蛋白受體基因缺失(LDLR-/-)-小鼠,但用這些動物模型做出來的實驗結論與人體有很大的差距,因此將其外推至人類時需慎重。
形態和功能顯像
體表超聲、多排CT和磁共振無法顯示斑塊的壞死核和纖維帽。而血管內超聲(IVUS) 可顯示斑塊麵積、血管重構和斑塊成分,但不能顯示變薄的纖維帽。第二代光學相幹斷層掃描技術(OCT)可準確顯示纖維帽厚度、斑塊麵積和成分,不能顯示斑塊炎症。但利用納米或單克隆抗體將斑塊炎症因子或細胞壞死成分與顯影劑相結合可顯示斑塊炎症或壞死核大小,評價斑塊易損性。
藥物和基因治療
他汀類藥物是AS藥物治療的基石,除調脂外,其獨立的抗炎作用也日益受到重視。但有研究顯示,采用大劑量他汀類藥物治療的急性冠脈綜合征(ACS)患者,心血管事件的殘餘危險仍高達22%。因此,還需要發展新的治療藥物。
關於AS基因治療方麵,已發現單核細胞趨化蛋白-1(MCP-1)基因突變能穩定AS斑塊;血管緊張素轉換酶-2(ACE-2)基因抑製AS早期病變;TRIB3基因幹擾穩定AS斑塊;脂蛋白相關磷脂酶A2(Lp-PLA2)促進AS的機製,目前已製造出Lp-PLA2抑製劑,並在開展大規模臨床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