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學者的一項研究表明,貧血是導致應用氯吡格雷後高殘留血小板活性(HRPR)的重要因素,並且可部分解釋血小板凝集的個體變異。論文於2012年1月27日在線發表於《美國心髒病學雜誌》(Am J Cardiol)。
在接受經皮冠脈介入治療(PCI)的患者中,使用氯吡格雷後的HRPR為複發缺血事件的預測因素。既往研究顯示,重複檢測時血小板凝集存在顯著個體變異。此項研究共連續性納入255例患者,並在PCI實施12小時後利用透光率集合度測定(LTA)和VerifyNow P2Y12法(VNP2Y12)評估HRPR的臨床和實驗室相關因素。HRPR被定義為LTA>46%殘餘凝集,VNP2Y12>236應答單位(PRU)。
多變量分析顯示,實驗室確定的貧血為LTA和VNP2Y12所示HRPR的唯一獨立相關變量。在貧血患者中,LTA所示HRPR的發生率為34.3%,在血紅蛋白正常患者中為15.6%;VNP2Y12所示HRPR的相應發生率分別為59.8%和25.9%(P<0.005)。50例亞組患者在氯吡格雷負荷劑量應用前後接受了檢測。基線時兩種方法所示血小板凝集無顯著差異;然而,與血紅蛋白正常患者相比,貧血患者在應用氯吡格雷負荷劑量後的活性絕對降低幅度顯著減小。
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