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在2011長城國際心髒病學會議的冠狀動脈疾病繼續教育課程會場,上海市閔行區中心醫院心內科張大東主任介紹了運動負荷試驗的標準、臨床意義和安全性,以及最新研究進展。
運動負荷試驗又稱心電圖運動試驗,是指通過運動增加心髒負荷,使心肌耗氧量增加,廣泛應用於冠心病及其他心血管疾病的診斷、鑒別診斷與預後評價,包括二階梯運動試驗、活動平板試驗和踏車運動試驗,目前常用後兩種。
運動負荷試驗用於冠心病診斷的指征如下:
Ⅰ級:有冠心病中度可能的成人(包括完全性右束支阻滯或靜息ST段下移<1 mm者);Ⅱa級:血管痙攣性心絞痛;
Ⅱb級:具有高度冠心病可能的患者,具有低度冠心病可能的患者,基線ST段下移<1 mm且服用地高辛的患者,心電圖左室肥厚、基線ST段下移<1 mm者;
Ⅲ級:基線心電圖具有以下異常:預激綜合征、心室起搏心律、靜息心電圖ST段下移超過1 mm、完全性左束支阻滯。
運動負荷試驗陽性標準為:①ST段水平型或下斜型壓低≥0.1 mV,若運動前靜息心電圖已有ST段壓低,則運動中或運動後在原有壓低水平上,再壓低≥0.1 mV;②ST段水平型或上斜型抬高≥0.1 mV;③ST段改變持續時間≥01分鍾或持續至運動終止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