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五屆全國藥物治療學學術年會——高血壓病的合理用藥”會議期間,專家基於病例對抗高血壓藥物的合理應用進行了分析和點評。現將病例分析摘要整理,供大家分享,病例解析的目的僅在於提高高血壓病的合理治療,無個案針對性。
患者,男性,47歲,高血壓6年。
長期服用卡托普利25 mg,每日兩次;尼群地平10 mg,每日一次。每天上午測血壓均在140/90 mmHg以下。
近期心超提示左室肥厚,24小時動態血壓監測顯示24小時平均血壓為144/96 mmHg,夜間平均血壓139/94 mmHg。晝夜節律小時,血壓波動大,上午8~11點血壓在115~135/70~85 mmHg之間,其他時間的血壓(尤其是夜間血壓及清晨血壓)均控製不佳。
分析:
①動態血壓較之診所血壓的優勢之一是能觀察24小時的血壓變化情況,發現隱蔽性高血壓。該患者服用的藥物均為中短效藥物,每次到診所就診時均在降壓藥物作用達峰時間,故診所血壓正常。但由於藥物作用維持時間短,且服藥次數不足,血壓波動大,夜間血壓及清晨血壓控製不佳,造成了左室肥厚等靶器官損害。
②使用中短效降壓藥物,每日至少服藥2~3次,血壓控製可相對平穩。對於該患者應盡可能選用長效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