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6月26日下午的第六屆五洲心血管病研討會經導管主動脈瓣置換術(TAVI)專場,TAVI的先驅、來自德國的Eberhard Grube教授報告了TAVI在歐洲的發展狀況及前景預期。
Grube教授詳細介紹了目前歐洲市場上批準使用的兩種主動脈支架瓣膜Edwards和CoreValve,並介紹了PARTNER研究及結果。
PARTNER研究入選699例高危老年主動脈狹窄患者,隨機分配至26個醫療中心進行TAVI或主動脈瓣置換手術(AVR)治療,患者平均年齡84.1歲,其中TAVI組348例患者,AVR組350例患者。研究終點包括一年內任何原因死亡(主要終點)、卒中與大血管出血事件。
結果表明,與AVR組相比,TAVI組30天內全因死亡率更低,(3.4%對6.5%),症狀改善程度更高,研究進行1年時,兩組患者有明顯差異(24.2%對26.8%)。在次要終點結果中,與手術組相比,TAVI組30日內(3.8%對2.1%)及1年內(5.1%對3.2%)大卒中發生率均更高。30日內大血管並發症更多(11.0%對3.2%),然而大出血發生率更低(9.3%對19.5%),房顫患者新發心律不齊的比例也更低(8.6%對16.0%)。TAVI 組瓣膜返流發生率更高。
該研究表明,在高危主動脈瓣狹窄患者中, TAVI治療不劣於傳統AVR的效果。Grube教授的報告使與會代表備受鼓舞。同時,Grube教授也提到TAVI目前所麵臨的問題,如與瓣膜支架相關的定位不夠準確、不能再次定位、常見的瓣周漏、頭端直徑大小及生物瓣的使用年限等問題,以及卒中、穿刺血管並發症以及需要置入永久起搏器等並發症問題,均是製約TAVI廣泛開展的因素。
此外,Grube教授在報告中介紹了目前正在研發的新的瓣膜支架,如St.Jude公司的支架係統、Sadra Lotus Valve等;目前正在進行的關於TAVI的研究如ADVANCE、ADVANCE2、SURTAVI等,相信隨著支架係統的進一步完善及更多的臨床證據的積累,TAVI一定會給介入醫生更大的信心,給患者帶來巨大的益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