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屆南方會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的6000餘名參會者,可謂盛況空前。與往屆不同的是,自本屆南方會起,會議執行主席由南方15個省市及港、澳、台的聯合主席輪流擔任,依然秉承南方專家共同創建、共同發展的宗旨。
本屆南方會主題是“把健康宣教整合到臨床工作中”,曆任會議主席、廣東省人民醫院林曙光教授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希望“通過正規教育的醫生應關注健康宣教工作,保障公眾健康”。
南方會經過十餘年的成長,已經成為國內心血管領域的品牌會議之一,數十場論壇的內容豐富多彩,其中不乏一些新知識令人眼前一亮。
關鍵詞 血壓新知
重視餐後低血壓
餐後低血壓(PPH)是指老年人因進食引起的低血壓,1個世紀前被首次發現。目前,有學者認為PPH可能是心腦血管事件和死亡的獨立危險因素,但臨床醫生對此卻缺乏足夠重視。在老年心髒病學論壇上,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蹇在金教授就PPH的流行病學、診斷與治療進行了精要介紹。
PPH在老年人中並不少見PPH在家庭護理和住院老年人中的患病率分別為24%~36%和36%~70%。高齡本身是PPH最重要的危險因素,加之老年人易受疾病(高血壓、糖尿病、帕金森病、阿爾茨海默病、自主神經功能損害、多係統萎縮、血液透析等)、藥物(擴血管藥物和利尿劑)和飲食因素(高碳水化合物飲食、熱飲)的影響,更可能出現PPH。
PPH發生機製尚未明確內髒血流量增加和壓力反射遲鈍是產生PPH的始動機製和病理基礎,但部分學者否認前者是引起PPH的直接原因,認為代償不全才是“罪魁禍首”。
PPH臨床特征易被忽視PPH在三餐的檢出率分別為65%(早餐)、19%(午餐)和16%,且餐後血壓降低幅度與進食時間有關:血壓下降始於餐後10~40 min;20~80 min時收縮壓下降20~40 mmHg,舒張壓下降10~25 mmHg;30~100 min時血壓降至低穀水平,收縮壓和舒張壓分別下降80 mmHg和45 mmHg。由於多數患者無症狀,僅少數(6.8%)患者出現心腦缺血症狀,所以極易被忽視。
PPH診斷簡單易行測定餐前與餐後2 h血壓,每15~30 min測1次,以最低血壓值作為餐後血壓,符合以下2項標準之一即可診斷:餐後2 h收縮壓較餐前下降20 mmHg以上;餐後血壓下降未達到上述標準,但出現餐後心腦缺血症狀。 此外,醫生還應評估老年人有無飲食、疾病和藥物等PPH危險因素。
基礎治療是關鍵無症狀PPH患者可采用基礎治療,包括以下3方麵。①飲食療法:低碳水化合物飲食,少食多餐;在基礎疾病允許的前提下,適當增加鈉鹽與水分攝入;避免進食時飲酒和血透時進食。②體位與運動:餐後適當散步可增加心率和心輸出量,有助於維持正常血壓,但應避免過量運動;合並體位性低血壓者,建議餐後平臥半小時。③治療基礎疾病:有效控製高血壓,選擇減輕餐後血壓下降幅度的尼卡地平以及其他非利尿劑更合適;若降壓藥是PPH的誘發因素,應在兩餐間服用,漏服時可在少量進食後補服;冠心病或心衰患者應用硝酸酯類或利尿劑可能加重PPH,若無絕對指征不應服用;抗帕金森病藥物本身有降壓作用,故應加強監測並權衡利弊。
藥物治療待探索有症狀PPH患者可考慮在基礎治療上加用藥物治療,但後者目前仍處於探索階段。有潛在療效的藥物包括抑製葡萄糖吸收(古爾膠、阿卡波糖)、減少內髒血流量(咖啡因、奧曲肽、垂體後葉素)和增加外周阻力(吲哚美辛、米多君和去甲腎上腺素前體)的藥物,但多數藥物有許多副作用和用藥注意事項,臨床醫生在處方時應格外謹慎。
重審診室血壓測量
正確測量血壓是心血管醫生必須具備的基本技能,很少有人會對此提出疑問。然而,在首屆廣東省高血壓及相關問題論壇中,南昌大學第二附屬醫院蘇海教授卻對診室血壓測量進行了深入思考,更新了參會者對血壓測量的認知。
臂間血壓差異(IAD)中國高血壓指南明確指出,患者在首診時應接受雙臂血壓測量,若雙側上肢血壓存在持續差異即IAD,則應以血壓高的一側為準,並將該側作為今後血壓測量的部位。IAD在臨床實踐中常被漏診,雖然其被證實是外周血管疾病的重要標誌,並能預測心腦血管發病和死亡。收縮壓差異≥20 mmHg(一級)或≥10 mmHg(二級)可診斷為sIAD;當舒張壓差異≥10 mmHg可診斷為dIAD。研究顯示,sIAD和dIAD的患病率分別為19.6%(一級)、4.2%(二級)和8.1%。IAD的病理生理基礎是上臂動脈管腔狹窄,提示動脈粥樣硬化、大動脈炎、血管先天發育異常或胸廓出口綜合征的存在。
直立性高血壓(OHT)疑似OHT患者應於臥位10 min和直立3 min後接受血壓測量,必要時行直立傾斜試驗。在平均80歲的老人中,OHT患病率為8.7%。入選1.2萬餘名觀察對象、隨訪18.7年的ARIC研究表明,OHT與腔隙性梗死和心源性卒中有關。另有研究表明,OHT患者在改變體位時去甲腎上腺素和血管加壓素的血漿濃度變化較大(圖1、2),可能促使多處靜息性梗死和進展性深部腦白質病變患病率顯著升高。此外,我國學者也曾在《美國高血壓雜誌》撰文指出,直立性血壓反應障礙與心血管疾病和靶器官損害有關。
辯論激烈,點評更精彩
嶺南心青年沙龍辯論賽是南方會中最具觀賞性的環節,今年已是第9次舉辦,在辯手辯論技巧不斷提高的同時,場內氣氛也越來越趨近於職業辯論賽。本次辯論賽的辯題為“ 微量白蛋白尿(MAU)是否是心血管事件的獨立危險因素”,正方深圳市聯隊通過MAU相關理論、循證研究證據和指南推薦給出了肯定的回答,而反方廣州市聯隊則通過闡述MAU與多種已知危險因素(如高血壓、糖尿病)的密切關係來強調其“非獨立性”。最後, 正方因辯論技巧更勝一籌而獲勝。
除了辯手們縱橫捭闔、針鋒相對的辯論令人印象深刻外,評委之一的廣州軍區總醫院向定成教授結合對辯題的學術觀點來點評辯手表現的一番話可謂畫龍點睛。向教授對辯題持反方態度,並指出基於定義出發,MAU成為心血管事件的危險因素必須滿足以下條件:流行病學有足夠資料表明MAU與心血管事件的相關性;動物試驗證實兩者存在明確的因果關係;臨床研究顯示幹預MAU會減少心血管事件,並經大規模研究進一步證實該結果能推廣至更廣大的人群。因此,當前證據尚不支持MAU成為心血管事件的危險因素,獨立性更無從談起。
關鍵詞 聚焦SCD
南方會在推廣臨床實用知識技術的同時,也傳播著學術前沿信息。在一係列國際論壇上,許多國際知名學者的身影頻頻顯現,他們與參與者交流新知、探討熱點、追求共識,共同為促進心血管防治水平提高而不斷努力。
第3屆美國心律學會(HRS)論壇主題為“心髒猝死(SCD)的危險分層與預防”,包括HRS前任主席和候任主席在內的國際知名專家為參會者帶來了有關SCD的最新信息,其中涉及亞洲SCD防治情況的內容更引人注目。
中國SCD現狀韓國大學醫學中心金(Kim)教授通過引用近年來中國學者發表的論文指出,隨著中國心腦血管發病率不斷攀升,加之冠心病已成為心髒病的主要類型,預計SCD發生率可能升高,並成為沉重的健康負擔,但中國目前仍缺乏SCD流行病學及防治研究。2009年發表的一項涉及北京、廣州、新疆克拉瑪依和山西盂縣的研究顯示,SCD占總死亡的百分比分別為13.4%、8.5%、8.3%和7.7%(有顯著差異),提示SCD因地域、經濟和文化差異而出現明顯區域性不同。就SCD病因而言,中國人群主要為冠脈疾病(60%~70%)、心肌病(15%~20%)和其他疾病(如長QT綜合征、先天性心髒病等,占5%~15%),而上述病因在歐美人群中所占比例分別為80%、10%~15%和5%~10%。
日本SCD一級預防現狀日本東京醫科牙科大學平岡(Hiraoka)教授指出,從2006年1月至2010年10月,共有9835例患者接受了裝置(ICD、CRT-P/CRT-D)置入治療,其中置入式心律轉複除顫器(ICD)占65%,一級預防占置入ICD患者的25%。與二級預防組相比,一級預防組缺血性心髒病(IHD)較少,而擴張型心肌病(DCM)、肥厚型心肌病(HCM)和布魯戈登(Brugada)綜合征較多,LVEF更低,紐約心髒病學會(NYHA)心功能分級更高。Brugada綜合征的一級預防率最高,占總置入數的50%,其次是DCM和HCM,但後兩者有增加趨勢。
此外,對873例患者的隨訪結果表明,年齡大於75歲、置入目的(二級或一級預防)和LVEF是死亡和室速/室顫(VT/VF)的獨立預測因子,其中年齡和LVEF是無任何原因死亡的決定性因素,而置入目的和LVEF是無VT/VF的決定性因素。在一級預防中,無任何原因的死亡和VT/VF的發生獨立依賴於LVEF,LVEF≤50%較>50%的患者更易發生危險事件。
再續前緣
當被問及“《中國醫學論壇報》在1999年刊登過什麼內容”時,恐怕99.9%的受訪者會表示不記得。然而,令記者訝異的是,竟然有一位76歲的老教授能回答這個問題,甚至能精確到具體版序。他就是我國行為醫學的先驅、雙心門診的創立者——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院楊菊賢教授。在行為醫學與雙心醫學論壇上,楊教授回顧了自己開設雙心門診26年來的典型病例,引起了記者與參會醫生的強烈反響。會後,當記者與楊教授交流時,他情不自禁地回憶起與《中國醫學論壇報》的情緣——本報於1999年在國內率先刊登了楊教授介紹行為醫學的文章,並欣然同意接受記者的視頻采訪,再續12年前的情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