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史簡介
患兒為女性,5歲,因“間斷發熱75天,發現肝脾大70天”入院。
患兒入院75天前無誘因出現發熱(體溫最高39.5℃,熱峰2~3次/天)、肢端涼、咽痛,無咳嗽、皮疹、無眼紅、口唇紅及指端硬腫。血常規:白細胞6.05×109/L,中性粒細胞48.14%,淋巴細胞41%,血紅蛋白118 g/L,血小板228×109/L,C反應蛋白(CRP)12.54 mg/L。當地診斷為上呼吸道感染,予抗生素治療後患兒熱退。
入院前70天,患兒再次發熱,情況同前。腹部B超示肝大、脾大、脾內多發點狀低回聲,心髒彩超示冠狀動脈略寬(3.9 mm)。予更昔洛韋抗病毒治療10天,患兒體溫恢複正常3天後,再次發熱。
入院前37天,查體發現頸部淋巴結腫大;心髒彩超示雙側冠脈擴張;查肝功能丙氨酸氨基轉移酶(ALT)85 U/L,診斷為川崎病。予丙種球蛋白、阿司匹林、雙嘧達莫等治療至入院前21天,患兒體溫正常,但查體肝脾顯著增大。
入院前11天,患兒再次出現發熱,情況同前。我院門診查血常規示:白細胞7.45×109/L,血紅蛋白107 g/L,中性粒細胞53.6%,淋巴細胞39.7%,血小板181×109/L,CRP 29 mg/L。心髒彩超示左房室內徑輕度增大,左右冠脈瘤,冠狀動脈附壁血栓形成?
患兒發病以來精神好,睡眠飲食好,體重無明顯下降。既往體健,否認肝炎、結核接觸史,否認既往心髒病史。患兒祖父有冠心病,否認家族遺傳病史。
入院檢查
體格檢查
體重16.8 kg, 體溫36.7℃,呼吸 28次/分, 脈搏 122次/分,血壓 100/58 mmHg,發育營養好,無皮疹、球結膜充血。
雙側頸部、腋窩及腹股溝可觸及數枚腫大淋巴結,最大約1 cm×1 cm,質韌、無觸痛。唇紅,未見楊梅舌,雙肺呼吸音清,未聞及音。
心前區無隆起,叩診心界不大,聽診心率122次/分,律齊,各瓣膜聽診區未聞及雜音。腹膨隆,肝肋下5 cm、劍下6 cm、質中邊鈍、無觸痛,脾肋下4 cm、質中、無壓痛,移動性濁音(-)。指趾端無硬腫,未見膜狀脫皮,神經係統檢查未見異常。
實驗室及輔助檢查
血常規 白細胞8.80×109/L,中性粒細胞53.4%,淋巴細胞42.5%,血紅蛋白101 g/L,血小板211×109/L。血沉35 mm/h, CRP 21.1 mg/L。
EB病毒(EBV)抗體 衣殼抗原(VCA)-IgM陰性、早期抗原(EA)-IgM陰性、VCA-IgG陽性、核抗原(NA)-IgG陽性。EBV DNA7.8×106copies/ml(9月14日),EBV DNA 11.0×106copies/ml(9月22日)。
CD係列CD381.7%,CD452.2%,CD821.6%,CD4/CD8 2.4(正常1.1~2.0),B淋巴細胞(BC) 8.4%(正常9.0~29.0),自然殺傷細胞 6.9%(正常7.0~40.0)。
血生化天冬氨酸氨基轉移酶(AST)55.0 U/L,ALT 49 U/L,甘油三酯(TG)2.33 mmol/L,肌酸激酶(CK)331.0 U/L,乳酸脫氫酶(LDH)422.0 U/L,羥丁酸脫氫酶(HBDH)309.0 U/L均升高。自身抗體、乙肝五項、致畸微生物抗體(TORCH)、甲胎蛋白、鐵蛋白正常。
血培養 血(細菌、真菌、厭氧菌)培養未見明顯異常。
腹部B超 肝肋下2.2 cm,脾肋下3 cm,實質回聲均勻,未見腫大淋巴結。
腹部增強CT 肝脾輕度增大,腹膜後小淋巴結影,餘未見異常。
骨髓象 增生活躍,粒紅比例大致正常,巨核細胞不少,可見病毒感染相關細胞(圖1)。
心電圖 竇性心動過速,P-R間期延長。 心髒彩超(表) 雙側冠狀動脈瘤(圖2)。
診療經過
病例特點
⑴ 學齡前期女孩,起病急,病程2月餘。
⑵以反複發熱、肝脾、淋巴結腫大為主要表現,更昔洛韋抗病毒及丙種球蛋白、阿司匹林治療無效。
⑶查體淺表淋巴結及肝脾腫大。
⑷輔助檢查:EB-VCA-IgM陰性,EA-IgM陰性、VCA-IgG陽性、NA-IgG陽性;EBV DNA升高;腹B超示肝脾大;多次心髒彩超提示雙側冠狀動脈瘤;骨髓象可見病毒感染相關細胞。HIV陰性,ALT升高,CD係列未見明顯異常。
診斷
患兒為學齡前期女孩,反複高熱2月餘,伴淺表淋巴結及肝脾腫大,抗生素治療無效,多次行血常規檢查提示白細胞總數不高,EBV-VCA-IgG、NA-IgG均陽性;EBV DNA升高,故EB病毒感染診斷成立。
因患兒心電圖有竇性心動過速,P-R間期延長,心髒彩超示左房室內徑輕度增大,左右冠脈瘤,故心髒損害雙側冠狀動脈瘤診斷成立。
治療
因患兒血常規分類以中性為主,CRP升高,考慮合並細菌感染,予抗生素抗感染;因考慮EB病毒感染予更昔洛韋靜點抗病毒,同時予營養心肌、保肝、抗凝等治療,患兒病情一度獲得控製。
住院13天後,患兒病情發生變化,再次出現高熱,熱峰2~3次/天,最高39.5℃,肝脾較入院時無明顯回縮,冠脈擴張回縮亦不明顯。予丙球治療,療程尚未滿家長即要求簽字出院。
患兒於當地醫院應用阿昔洛韋、丙球及激素治療2周,體溫曾正常2個月。後患兒間斷發熱,複查冠狀動脈無明顯變化。
討論
EB病毒感染
按病程,EBV感染可分為急性和慢性。絕大多數感染(尤其是兒童)短暫、輕微且無症狀,很少留有後遺症。少數患者於急性期後發展為慢性,若此類EBV感染符合以下條件,則被稱為慢性活動性EBV感染(CAEBV):① 發熱,肝脾、淋巴結腫大等活動性症狀反複出現或持續數月以上;② 缺乏明確的基礎疾病;③ 有特異性抗EBV抗體,主要是VCA-IgG、EA-IgG、NA-IgG水平升高,且病變組織或外周血淋巴細胞可檢測到EBV DNA;④ 無其他感染能解釋上述症狀。
本患兒發熱近3個月伴明顯肝脾、淋巴結腫大,同時EB-VCA-IgM陰性、EA-IgM陰性、VCA-IgG陽性、NA-IgG陽性,EBV DNA水平明顯升高,證實EB病毒DNA複製,故高度考慮CAEBV的可能。
唯一不支持診斷的情況為本患兒病史尚短,但CAEBV是一種慢性疾病,病史短於6個月不能作為除外該病的依據,須長期隨訪觀察協助診斷。
川崎病與EB病毒感染
川崎病 (KD)是一種主要發生在5歲以下兒童的急性發熱出疹性疾病,病因不清。曾報道的可能相關病原有塵蟎、鏈球菌、丙酸杆菌、假單胞菌、支原體、立克次體、副流感病毒、EB病毒、麻疹病毒等。
KD多發於亞洲學齡前兒童,EB病毒感染則多發於以日本為首亞洲國家的幼兒。許多文獻報告,EB病毒可能是KD病原,KD與CAEBV血管損害的組織學表現相似,均為中小肌性動脈內膜增厚。冠狀動脈損害是川崎病最嚴重並發症。
KD分為典型和不典型(或不完全性)兩種。初始心髒超聲檢查,KD冠狀動脈損害發生率達44%,不典型KD冠狀動脈損害發生率高於典型KD。因此,當兒童出現發熱、淋巴結腫大伴冠狀動脈擴張時,首先應排除不典型KD。
除發熱超過5天、頸部淋巴結腫大和冠狀動脈擴張外,本例患者無其他KD相應體征和實驗室指標,且丙球及阿司匹林治療效果不佳,故基本排除KD。
EB病毒感染與冠狀動脈擴張的治療
目前尚無治療EB病毒感染的理想措施。
急性EB病毒感染時,可給予阻礙DNA多聚酶合成的藥物,如更昔洛韋。CAEBV階段,須采用綜合治療措施。有文獻報告,可根據疾病嚴重程度進行分級治療,如抗病毒和(或)大劑量丙種球蛋白治療、免疫治療(細胞因子、腎上腺皮質激素)、化學療法及造血幹細胞移植等措施。
對於急性EB病毒感染合並冠狀動脈擴張的患兒,可早期予丙球及阿司匹林。對於CAEBV患兒,徹底清除受EB病毒感染的T細胞及自然殺傷(NK)細胞是治療冠狀動脈擴張的前提。有文獻報告,在造血幹細胞移植後,部分患者的冠狀動脈恢複正常。
EB病毒感染所致冠狀動脈擴張預後
EB病毒急性感染所致冠狀動脈擴張經積極治療可部分好轉,但因相關報告較少,故其預後尚需進一步隨訪研究。CAEBV合並冠狀動脈瘤的預後不佳,其死亡率顯著高於未合並冠狀動脈瘤者。
在原發感染EB病毒後,無明顯免疫缺陷的個體可無症狀或出現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該病毒感染具有自限性,數周後症狀可減輕或消失。
既往對EB病毒急性感染引起冠狀動脈擴張報告較少,其可能原因是大部分患者未行心髒超聲檢查。因冠狀動脈損傷對兒童健康危害極大,建議在有條件的醫院,對臨床考慮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的患兒應常規行心髒超聲檢查,以期早期發現病變,及時治療,防止冠狀動脈形成瘤。
文獻報告,從首次診斷CAEBV至發生冠狀動脈損害的時間大約為3.4年。本例患兒病史僅兩月餘卻已出現雙側冠狀動脈瘤樣擴張,推測其在EB病毒感染初期已發生冠狀動脈損傷,並隨病情發展而逐漸惡化。
對於發熱時間長且合並冠狀動脈擴張的患兒,應考慮EB病毒感染的可能性。
小結
EB病毒是一種廣泛存在的常見病原體,人群感染率很高,無論急性感染還是慢性活動性感染均可能導致冠狀動脈損害,尤其是後者可引發冠狀動脈瘤形成造成患兒死亡。
對EB病毒感染者應及早行心髒超聲檢查,以早期發現冠狀動脈損害,及時治療。對慢性EB病毒感染合並冠狀動脈瘤的患者應給予高度重視和長期隨訪,以避免因心血管並發症導致患兒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