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接受Ross手術或優化自我管理抗凝治療的機械瓣膜置換術後生存率比較:一項傾向性匹配隊列研究

作者:荷蘭伊拉斯馬斯醫學中心心胸外科係 M.Mostafa Mokhles 來源:中國醫學論壇報 日期:11-01-27

  背景 研究顯示,與機械瓣膜置入相比,年輕患者接受Ross手術後遠期生存率更高。我們進行了一項傾向-評分匹配研究來評估年輕患者接受Ross手術或優化自我管理抗凝治療的機械主動脈瓣置換術後的遠期生存率。

  方法與結果 我們選擇了918例接受Ross手術的患者和406例接受機械瓣膜置入的患者,其年齡為18~60歲,無夾層、動脈瘤,也未接受二尖瓣置換術,擇期手術後得以生存(1994-2008年)。我們使用傾向-評分匹配方法比較了2組患者的遠期生存率。253例接受機械瓣膜置入(平均隨訪6.3年)的患者可與接受Ross手術的患者(平均隨訪5.1年)進行傾向匹配。在匹配隊列中,Ross手術組與機械瓣膜置入組患者的平均年齡分別為47.3歲和48.0歲(P=0.17),男性分別為女性的3.2倍和2.7倍(P=0.46)。Ross手術組與機械瓣膜置入組患者的線性全因死亡率分別為0.53%/患者-年和0.30%/患者-年[匹配風險比(HR)為1.86,95%CI 0.58~5.91,P=0.32)。該隊列患者晚期生存率與普通德國人相似。

  結論 情況相似的患者接受Ross手術與優化自我管理抗凝治療的機械動脈瓣置入後,第一個10年的晚期生存率無差異。這些選擇性年輕患者的生存率與普通人群極為相似,這可能是近年來高度個體化抗凝自我管理、手術時機的更好選擇以及改進患者選擇的結果。(陳淼 譯)

關鍵字:Ross手術,機械瓣膜置換術,抗凝治療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騰訊微博 更多
更多評論
//站內統計 //百度統計 //穀歌統計 //站長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