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尖瓣置換術後發熱、腦出血

作者:北京協和醫院 方理剛 張運劍 周璐 嚴曉偉 來源:中國醫學論壇報 日期:09-12-25

病史簡介

  患者男性,48歲,工人。因“間斷心悸4.5年,發熱2年餘”於2003年夏入院。1998年患者因頭暈、心悸,曾被外院診為“冠心病,陣發房顫”。2000年6月外院心髒二維超聲心動圖診為“風心病、二尖瓣狹窄”。2001年3月外院行“二尖瓣置換術”。手術後26天出現不規則發熱,體溫達38.5℃,偶達40.0℃,多以午後中、低熱為主,有盜汗,期間發生“腦出血”一次。

分析

  患者主要的症狀為心悸和不規則發熱,而發熱為此次就診的主要原因。心悸顯然和房顫相關。發熱出現於二尖瓣置換術後26天,並有腦出血,因此首先考慮心內膜炎。但患者表現為午後低熱、盜汗,無寒戰,且發熱的時間長達2年餘,似又不符合一般的細菌感染,因此,尚不能除外常見的慢性感染性疾病如結核,亦需考慮其他疾病,包括免疫病、淋巴瘤、EB病毒感染等。因曾診斷“風心病”,還需考慮風濕熱複發,但風濕熱複發多發生於初發後的3~5年內,多見於30歲前,因此可能性較小。

  外院多次血培養僅一次陽性?熏為“類白喉杆菌,微球菌類”,先後應用氧氟沙星、紅黴素、阿奇黴素、慶大黴素、萬古黴素、亞胺培南/西司他丁,每種抗生素治療10餘天體溫不降。2001年11月外院超聲心動圖(UCG)檢查“腱索滿布贅生物”。行二尖瓣置換術,切除腱索培養為“類白喉杆菌”。術後繼續應用亞胺培南/西司他丁和華法林抗凝治療。手術3天後體溫下降並維持正常58天,以後再次出現午後發熱,最高體溫38.5℃,再次交替應用上述抗生素無效,UCG未提示贅生物。患者在體溫正常期間再次“腦出血”,出現昏迷、抽搐,考慮“繼發性癲癇”用苯妥英鈉至今(2年)。半年前開始出現前臂、下肢淤點,下肢觸痛。既往HBsAg(+)、HBcAb(+)。青黴素、頭孢菌素、磺胺藥物過敏。無不潔性接觸史和吸毒史。由於手術後再次發熱,入我院治療。

  因血培養和手術切除腱索培養均為同一種細菌,因此可診斷類白喉杆菌性心內膜炎。一般贅生物多位於低壓腔麵,如左房麵、左室流出道,但是本例患者的贅生物位於不常見部位,且贅生物較多,故多種抗生素治療效果不理想。在藥物療效不理想的情況下有手術的必要性。目前患者存在3個問題:(1)腱索切除術後58天又發熱,很可能心內膜炎複發。(2)腦出血出現於未發熱期間,可能與華法林應用有關,亦可能是心內膜炎的表現之一,還可能是腦血管畸形所致。(3)下肢的觸痛提示外周血管贅生物栓塞或血管炎的可能。

  查體左前臂、下肢多個直徑0.5 cm陳舊淤點,結膜無出血點。頸靜脈充盈,淺表淋巴結未及。雙肺無特殊,心界不大,心率85/min,律不齊,第一心音強弱不等;心尖區可聞及3/6級收縮期雜音。腹軟,肝脾未及,移動性濁音(-)。下肢不腫,左手、雙足甲癬。經胸UCG顯示無瓣膜破壞的跡象。

  查體除淤點和輕度心髒雜音外,無提示心內膜炎的更多證據。針對第二次手術後的發熱,反複用過多種抗生素無效,且外院的經胸UCG無瓣膜破壞的明顯跡象。無淋巴結、肝脾腫大,無提示淋巴瘤或骨髓病變的證據。類白喉杆菌是一種機會感染細菌,很少見,患者為中年男性,卻有手癬,又出現第二次發熱,提示可能存在免疫功能低下,應做相關免疫功能檢查。患者無不潔性接觸史和吸毒史,基本否定HIV感染和梅毒的可能。雖然入院後心內膜炎仍是首位診斷,但在診斷上尚有疑問,擬暫不應用抗生素,行多次血培養,此外由於二尖瓣贅生物位於左房麵,經胸UCG左房麵的影像容易被機械瓣的聲影所幹擾和遮蓋,應行經食道超聲心動圖(TEE)檢查。另外作為發熱待查,應常規行骨髓檢查和X線胸片。

  實驗室檢查 Hb 113 g/L,WBC 4.58~8.27×109/L,中性粒細胞63.7%~77.4%,Plt 126~176×109/L 。艾滋病病毒抗體(HIV-Ab)、梅毒血清、EB病毒抗體均陰性。血沉(ESR)19 mm/第1小時末;結核菌純蛋白衍生物(PPD)(-);血培養5次、骨髓培養1次有“偶然分支杆菌(Mycobacterium fortuitum)”生長(圖1)。免疫指標:抗核抗體(ANA)、抗雙鏈DNA抗體(dsDNA)、抗可提取性核抗原抗體(ENA)均陰性;免疫球蛋白:IgA 0.22~0.27 g/L(正常值 0.7~3.8 g/L),IgG、IgM 正常。T 細胞亞群測定:B 細胞和NK 細胞明顯減少,CD4+淋巴細胞212/mm3,CD8+ 368/mm3,CD4+/CD8+比例倒置。X線胸片:雙肺間質紋理增多,左膈抬高。入院第三天TEE示:二尖瓣左房麵贅生物11×4 mm,二尖瓣輕度瓣周漏(圖2)。

  圖1. 血培養塗片×100,見彎曲分支狀抗酸染色(萋尼染色)陽性的分支杆菌 圖2. 經食道超聲心動圖(TEE):二尖瓣機械瓣左房麵贅生物 

診斷 “播散性偶然分支杆菌病,偶然分支杆菌感染性心內膜炎

血培養和TEE的結果證實了感染性心內膜炎的診斷,而且是一種較為罕見的病原菌感染。同時實驗室檢查證實患者有明顯的細胞和體液免疫功能低下。非結核分支杆菌(NTM)性心內膜炎較少見,NTM多數累及豬瓣膜或人工瓣膜,個例報道累及自家瓣膜。常是快速生長菌群(一周內生長)引起,包括龜分支杆菌、膿腫分支杆菌、偶然分支杆菌。我們推測可能在瓣膜置換或瓣膜處理時受汙染,或由胸骨傷口感染引起。NTM對大多數抗結核藥耐藥。患者無腫瘤、免疫病的證據,亦無HIV和梅毒感染的依據,長期的偶然分支杆菌性心內膜炎感染似能解釋免疫功能的低下。但在考慮某一疾病的同時,亦不能忽視藥物的副作用,該患者有長期應用苯妥英鈉史,文獻報道苯妥英鈉可致免疫功能減低,為非劑量相關性,可影響體液和細胞免疫,以IgA降低最常見,多在用藥後3~6個月降低,停藥後可恢複。但該患者先有發熱後應用苯妥英鈉,可能與上述兩個因素均有關係。

  患者感染性心內膜炎診斷明確,既然血培養和骨髓培養出現偶然分支杆菌感染,亦需考慮到其它器官可能受累,患者入院後出現咳嗽、少量白痰,頭痛,腰痛。這些症狀使我們想到需除外肺部、顱內和椎體感染,應進一步行相關檢查。

  肺CT:兩下肺後基底段淡片狀影、條索影,雙下胸膜肥厚;脾輕度大。胸腰椎X片:腰5骶1椎間隙病變;腰椎CT:腰5骶1椎間隙變窄、椎間盤變性。骨γ-顯像:腰椎放射性分布不均勻;頭顱CT平掃+增強:未見明顯異常。腦脊液檢查:常規:蛋白定性(+),糖定性(+),細胞總數8/mm3,白細胞1/mm3;生化:蛋白179.7 mg/dl,糖23 mg/dl,氯115 mmol/L;墨汁染色、細菌培養、乳膠凝集試驗和塗片抗酸染色均陰性。

  肺部和椎體影像學提示肺部、腰骶椎可能存在感染。患者雖無腦膜刺激征、腦脊液細胞數不高,但腦脊液蛋白高,有時腦脊液經長時間後再檢查可因細胞自溶,致使細胞數降低,故高度懷疑中樞神經係統感染。因此本患者診斷“播散性偶然分支杆菌病,偶然分支杆菌感染性心內膜炎”更合適。

  隨診觀察:給予患者克拉黴素、阿米卡星和利福平,觀察1個月體溫基本正常。後患者體溫又在38℃上下波動, 仍在繼續治療之中。

關鍵字:發熱,腦出血,感染,二尖瓣,感染性心內膜炎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騰訊微博 更多
更多評論
//站內統計//百度統計//穀歌統計//站長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