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藥物洗脫支架與裸金屬支架長期安全性和療效的比較

作者:瑞典烏普薩拉大學醫院心髒科等 斯蒂芬・K・詹姆斯等SCAAR研究組成員 來源:中國醫學論壇報 日期:09-05-07

斯蒂芬・K・詹姆斯等SCAAR研究組成員 瑞典烏普薩拉大學醫院心髒科等

  背景 藥物洗脫冠脈支架的長期安全性與有效性一直受到質疑。

  方法 我們在瑞典對47967例患者進行了評估,這些患者接受了1個冠脈支架(置入),並且於2003―2006年被納入瑞典冠狀動脈造影和血管成形術注冊研究中,他們有1~5年(平均2.7年)的完整隨訪數據。我們在主要分析中,在對病人的臨床特征、血管和病變特征的差異進行校正後,對接受1個藥物洗脫冠脈支架(置入)的病人(10294例患者)和接受1個裸金屬支架(置入)的病人(18659例)進行了比較。

  結果 轉歸分析以2380例死亡和3198例心肌梗死為依據。接受藥物洗脫支架組和接受裸金屬支架組之間,在以下方麵無總體差異:由死亡或心肌梗死組成的聯合終點[藥物洗脫支架組的相對危險為0.96,95%可信區間(CI)為0.89~1.03],或死亡(相對危險為0.94,95%CI為0.85~1.05)和心肌梗死(相對危險為0.97,95%CI為0.88~1.06)的單個終點。在根據支架置入適應證進行分層的亞組中,轉歸也無顯著差異。2003年接受藥物洗脫支架病人中的晚期事件發生率,顯著高於同年接受裸金屬支架的病人,但我們沒有在後來年份中接受治療的患者中觀察到轉歸有任何差異。第1年的平均再狹窄率,在藥物洗脫支架組為3.0個事件/100病人-年,在裸金屬支架組為4.7個事件/100病人-年(校正後的相對危險為0.43,95%CI為0.36~0.52)。為了預防1例再狹窄,39例病人需要采用藥物洗脫支架治療。在高危病人中,藥物洗脫支架組的校正後再狹窄危險,比裸金屬支架組低74%,而且為了預防1例再狹窄,隻需要治療10處病變。

  結論 與裸金屬支架相比,藥物洗脫支架伴有與之相似的長期死亡率或心肌梗死發生率,而且可使高危患者中的再狹窄發生率取得有臨床重要性的下降。

  (N Engl J Med 2009;360:1933-45.May 7,2009)(蔣鴻鑫 譯)

關鍵字:藥物洗脫支架,裸金屬支架,安全性,療效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騰訊微博 更多
更多評論
//站內統計 //百度統計 //穀歌統計 //站長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