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3日《柳葉刀》(Lancet)正式發布了WOEST研究結果,已應用口服抗凝藥者在接受經皮冠狀動脈介入術(PCI)時,與三聯抗栓治療(口服抗凝藥+氯吡格雷+阿司匹林)相比,接受雙聯治療(口服抗凝藥+氯吡格雷)者1年總出血事件發生率顯著降低[44.4%對19.4%,危險比(HR)為0.36,P<0.0001],且血栓事件未增加。
英國愛丁堡大學福克斯(Fox)教授認為WOEST研究具有創新性。他指出,乍看上去其結果支持采用不含阿司匹林的抗血小板治療,但僅憑該研究尚不能改變臨床實踐。首先,雖然雙聯治療組總體出血事件發生率是降低的,但兩組間嚴重出血的發生率並無差異。第二,該研究采用的抗血小板策略較指南推薦更激進,超過70%患者應用氯吡格雷超過1年,多數接受抗血小板治療超過6個月。僅34%~39%患者應用質子泵抑製劑,25%~27%采用經橈動脈途徑。第三,該研究不能確保在未采用阿司匹林時支架內血栓的發生不會增多。最後,其研究結果並不能被推廣至更多的抗血小板製劑和新型抗凝藥。WOEST研究將會促進開展更大型的研究,以明確在需要接受抗凝和抗血小板治療的患者中如何達到最佳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