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T&CHTV 文獻精粹】
導語:主動脈分叉部疾病是血管外科領域中的一項重大挑戰,尤其在處理涉及廣泛主髂動脈閉塞性疾病的情況時。盡管傳統的開放手術在治療上具有一定的效果,但其手術創傷大、恢複期長,並且對高風險患者來說,手術風險相對較高。
隨著血管內技術的不斷進步,經導管主動脈瓣置換術(TAVR)已逐漸成為處理嚴重主動脈瓣狹窄的重要手段。然而,TAVR手術後可能出現假體瓣膜功能障礙(PVD),這就需要進行瓣膜移除和再次置換,這一過程在技術上相當具有挑戰性。
2024年3月,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ine雜誌報道了一篇題為《Combination of BeGraft and Solaris Stent Grafts for the Covered Endovascular Reconstruction of Aortic Bifurcation—BS-CERAB Technique》的臨床研究,介紹了一種全新的血管內重建主動脈分叉部的技術——BS-CERAB技術,旨在為患者提供更安全、更有效的治療選擇。
研究方法
BS-CERAB技術結合了BeGraft和Solaris支架移植物,旨在通過血管內重建主動脈分叉部,以期達到更好的血流動力學效果和降低並發症風險。其獨特之處即在於,它將兩種不同的支架移植物進行組合,以實現更好的治療效果。同時,這種技術可以減少手術創傷,縮短患者的恢複時間,並降低高風險患者的手術風險。
本研究是一項回顧性隊列研究,納入了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西班牙兩個三級中心接受BS-CERAB技術治療的42名患者,中位年齡為72歲。其中,90.5%的患者的病變為閉塞性,且81.0%的患者存在中度或重度鈣化。研究人員收集了患者的詳細治療信息,並識別了圍手術期並發症和再次幹預的情況,以評估使用BS-CERAB技術在治療主髂動脈閉塞性疾病中的有效性,以及其擴展至髂動脈的應用的潛力。
研究結果
1)手術成功率與參數
結果顯示,BS-CERAB技術的手術成功率達到100%,表明該技術在實際操作中具有極高的可行性。術中使用了BeGraft和Solaris支架移植物的組合,根據患者的解剖結構和病變特點進行個性化應用,展現了技術的靈活性和適應性。
2)血流動力學改善與隨訪效果
平均踝肱指數(ABI)改善:術後患者的ABI顯著提高,從術前的0.37±0.19增至12個月後的0.71±1.23,顯示出手術顯著改善了患者的血流動力學狀況。
隨訪結果:中位隨訪時間為14個月,期間未觀察到與手術相關的主要並發症,1例患者因肺癌去世,顯示了該技術良好的安全性和中期隨訪效果。
3)通暢率與再狹窄風險因素
通暢率:初級通暢率和初級輔助通暢率在各個時間點均保持在較高水平,顯示出BS-CERAB技術在維持血管通暢方麵的有效性。
再狹窄風險:活動性癌症被識別為再狹窄的獨立預測因子,提示在治療策略製定時需考慮患者的整體健康狀況。
不過,作者指出,該研究尚有局限性,包括樣本量較小、缺乏隨機化設計、隨訪時間有限以及缺乏獨立核心實驗室的判斷完整性。盡管如此,該研究提供了BS-CERAB技術在真實世界中的應用經驗,並且是迄今為止使用BeGraft和Solaris支架移植物進行CERAB技術的最大隊列研究。
總結
BS-CERAB技術在治療嚴重主髂動脈閉塞性疾病中展現出了優異的手術成功率、血流動力學改善效果以及通暢率。該技術的成功應用為血管外科領域提供了一種新的治療選擇,尤其適用於那些手術風險較高的患者。此外,該技術在中期隨訪中顯示出的高通暢率和低再幹預率,為未來的臨床實踐和研究提供了有價值的參考。盡管存在局限性,但本研究的結果支持了BS-CERAB技術作為治療主髂動脈閉塞性疾病的有效手段,並鼓勵進一步的研究以驗證其長期效果和成本效益。
參考文獻:Enrique M. San Norberto , Álvaro Revilla ,et.al.Combination of BeGraft and Solaris Stent Grafts for the Covered Endovascular Reconstruction of Aortic Bifurcation—BS-CERAB Technique.J. Clin. Med. 2024, 13, 1925. https://doi.org/10.3390/jcm13071925
編輯:多魚
二審:清揚
三審:碧泉
排版:半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