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T&CHTV 文獻精粹】
導語:肺動脈高壓(PAH)是結締組織病(CTD)的一種嚴重的並發症,其預後差、死亡率高。CTD-PAH的早期診斷困難,且患者往往病程進展迅速,導致右心功能逐漸惡化。盡管肺動脈高壓的治療已有多種藥物可供選擇,但針對CTD-PAH的臨床數據仍然稀缺,治療策略亟需優化。
2024年3月,Journal of Thoracic Disease雜誌發表了一篇題為《Clinical use of Macitentan in the treatment of connective tissue disease-associated 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馬西替坦在治療結締組織病相關性肺動脈高壓中的臨床應用》)的文章,為CTD-PAH的治療提供了新的視角和治療方案。
研究方法
本研究是一項回顧性研究,旨在評估馬西替坦(Macitentan)在治療CTD-PAH中的療效和安全性。研究納入了自2020年4月至2021年11月在蘇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確診的CTD-PAH患者。其中,9名患者轉換為Macitentan單藥治療,23名患者繼續接受初始的聯合治療,平均隨訪時間為24周。研究評估了藥物治療前後的6分鍾步行距離(6MWD)、世界衛生組織功能分類(WHO-FC)、血清N末端腦鈉肽前體(NT-proBNP)以及超聲心動圖參數,同時記錄並比較了患者發生的各種不良反應。
研究結果
Macitentan單藥治療組的療效分析:在Macitentan單藥治療組中,經過24周的治療,患者的六分鍾步行距離(6MWD)和血清N末端腦鈉肽前體(NT-proBNP)水平顯著改善,這表明患者的運動耐量和心髒功能得到了提升。此外,超聲心動圖參數中,收縮期肺動脈壓(sPAP)和三尖瓣返流壓差(TRPG)也顯示出顯著差異,而三尖瓣環平麵收縮期位移(TAPSE)有所增加,這些變化均指向心髒結構和功能的積極改善。然而,右心室直徑(RVD)、右心房直徑(RAD)、升主動脈根部內徑(AAO)和左心室舒張末期直徑(LVEDd)在統計學上沒有顯著差異,這可能表明這些心髒結構的改變需要更長時間的治療才能觀察到。
Macitentan聯合治療組的療效分析:在Macitentan聯合西地那非治療組中,治療24周後,6MWD、NT-proBNP、左心室舒張末期直徑(LVEDd)、sPAP和TRPG的改善更為顯著,這些結果進一步證實了Macitentan在改善CTD-PAH患者運動耐量和心髒功能方麵的潛力。此外,RVD、RAD和TAPSE的顯著差異也表明了聯合治療對心髒結構和功能的積極影響。值得注意的是,兩組間在治療前後的AAO沒有統計學差異,這可能表明AAO不是一個敏感的指標,或者在CTD-PAH患者中,升主動脈根部內徑的變化與治療的效果關聯不大。
安全性分析:在安全性方麵,兩組患者在治療期間的肝功能(ALT、AST)和腎功能(Scr)指標以及血紅蛋白(Hb)水平沒有顯著變化,這表明Macitentan治療在短期內具有良好的耐受性和安全性。
治療前後WHO功能分類的變化:在治療前後的WHO功能分類(WHO-FC)方麵,兩組患者的功能狀態均有顯著改善,尤其是Macitentan聯合治療組,WHO-FC I/II級症狀的患者數量顯著增加,而III/IV級症狀的患者數量顯著減少,這進一步證實了Macitentan在提升患者生活質量方麵的潛在價值。
總結
本研究展示了Macitentan在中國CTD-PAH患者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數據,其結果表明,Macitentan能夠顯著改善CTD-PAH患者的運動耐量和心髒功能,且耐受性良好。這些發現與既往研究一致,證實了Macitentan在PAH治療中的潛力。盡管本研究樣本量較小,隨訪時間有限,但其結果為CTD-PAH的臨床治療提供了有價值的參考。
此外,本研究還觀察到,與單藥治療相比,Macitentan聯合西地那非治療在改善患者症狀和心髒功能方麵更為有效。這一發現提示,對於CTD-PAH患者,聯合治療可能是一個更好的治療選擇。然而,由於樣本量和隨訪時間的限製,這些結果需要在未來的大樣本、長期隨訪研究中進一步驗證。總的來說,Macitentan作為CTD-PAH患者的治療選擇,顯示出了積極的短期療效和良好的安全性,值得在臨床上推廣和應用,但其長期療效仍需進一步研究評估。
參考文獻:
Xiaohui Song, Xiangrui Sheng,et.al.Clinical use of macitentan in the treatment of connective tissue disease-associated 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J Thorac Dis 2024;16(3):2060-2069 | https://dx.doi.org/10.21037/jtd-24-151
編輯:多魚
二審:清揚
三審:碧泉
排版:半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