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洛氏四聯症(TOF)的修複是先天性心髒手術的巨大成功之一,可使修複後的TOF(rTOF)患者的長期生存率明顯提高。然而,殘餘的血流動力學和電生理學異常十分常見,其中肺動脈反流是最常見的血流動力學後遺症,是導致rTOF患者預後不良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以往的研究大多關注肺動脈瓣置換術(PVR)的最佳時機,並指出術前右心室(RV)容積可實現術後RV容積的正常化,這與改善心功能和減少不良事件有關。然而,臨床上對RV容積和其他心髒影像變量與rTOF患者預後之間的關係的認識需要進一步闡明。
心肌應變已被多項研究證明比心室容積或常規心功能(射血分數)可提供更多的信息,而相對於心室容積或結合成像標誌物預測rTOF患者不良事件的附加價值仍是未知數。心髒磁共振成像(CMR)在rTOF患者的評估和連續隨訪檢查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可以全麵評估心血管的形態和生理狀況。
近日,發表在European Radiology雜誌的一項研究評估了心肌變形對預測rToF患者不良預後的附加價值,為臨床早期進行風險分層及預後評估提供了技術支持。
本項研究回顧性地納入了2014年1月-2020年10月在本機構完成心髒磁共振(CMR)和隨訪的rTOF患者,並根據隨訪期間有無不良事件進行分層。右心室(RV)和左心室(LV)的應變參數由CMR衍生的特征跟蹤獲得。采用多變量Cox比例危險模型和淨重分類改進分析來分析rTOF患者的雙心室應變和容積參數的預後信息。
在98名rTOF患者中,54人(55.1%)在中位隨訪期27.0個月內經曆了原發性和/或繼發性事件。單變量分析表明,房室容積和應變與原發事件和所有不良事件都有顯著關係(所有P<0.01)。多變量Cox回歸和淨重分類改進分析通過在不良事件模型分析中依次加入CMR得出的RV容積、RV應變和LV應變參數,實現了全局χ2(所有P<0.001)、C指數(所有P<0.001)和整體正確重分類的增加。
研究表明,CMR得出的心室容積和應變在預測rTOF患者的不良事件方麵具有明顯的附加價值,且與其他臨床決定因素無關。RV和LV心肌變形是預測rTOF患者不良結局的強有力的獨立指標,提供了預後信息,在風險分層上比RV大小和臨床變量有明顯的改善,並且可以結合起來進一步加強預後預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