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身性氧化應激參與高血壓的發展,而類胡蘿卜素是一組天然抗氧化劑。
近日,心血管疾病領域權威雜誌JAHA上發表了一篇研究文章,研究人員旨在評估高血壓成人中主要類胡蘿卜素的血清濃度與死亡率之間的關係。
研究人員納入了國家健康和營養調查(NHANES)III和NHANES研究2001-2006年5種血清類胡蘿卜素的數據。結局指標(全因死亡率和心血管死亡率)從截至2019年12月31日的國家死亡指數中獲取。研究人員采用多重Cox比例風險回歸和限製性三次樣條分析來確定類胡蘿卜素水平與結局之間的關係。
該研究共有8390名高血壓成年人被納入分析。中位隨訪時間為16.6年,4005名(47.74%)受試者和1205名(14.36%)受試者分別發生全因死亡和心血管死亡。與最低四分位數相比,5種主要血清類胡蘿卜素的最高四分位數與較低的全因死亡風險相關,α-胡蘿卜素的多變量校正風險比(HRs)為0.63(95%CI為0.56-0.71),0.70(95%CI為0.61-0.80);β-胡蘿卜素為0.67(95%CI為0.58-0.76);β-隱黃質/番茄紅素0.74(95%CI為0.64-0.86);葉黃素/玉米黃質為0.72(95%CI為0.63-0.83)。就死因特異性死亡率而言,這種與血清類胡蘿卜素第四四分位數的相關性對於心血管死亡率的降低是明顯的,α-胡蘿卜素降低了32%(HR為0.68[95%CI為0.55-0.86]),β-隱黃質降低了29%(HR為0.71[95%CI為0.56-0.89]),番茄紅素降低了26%(HR為0.74[95%CI為0.59-0.94]),但β-胡蘿卜素和葉黃素/玉米黃質沒有降低。
此外,研究人員發現血清α-胡蘿卜素、β-胡蘿卜素、β-隱黃質和葉黃素/玉米黃質水平與全因死亡率呈非線性相關,拐點分別為2.43、8.49、5.12和14.17μg/dL。血清α-胡蘿卜素、β-隱黃質和葉黃素/玉米黃質濃度與心血管死亡率呈非線性相關,拐點分別為2.31、5.26和15.40μg/dL。
研究結果表明,較高的血清類胡蘿卜素濃度與高血壓成年患者全因和心血管死亡風險降低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