胺碘酮引起急性肝腎功能衰竭1例

作者:北京天壇醫院 崔向麗 北京第二炮兵總醫院薑靜 段文博 來源:中國醫學論壇報 日期:10-10-28

  摘要  患者男性72歲,因間斷納差12天,加重伴少尿8天入院,4個月前因缺血性心肌病、心房纖顫、動脈粥樣硬化,接受阿司匹林腸溶片、地高辛片治療;2個月前因抑鬱症口服氫溴酸西肽普蘭。本院急診予鹽酸胺碘酮使房顫轉為竇性心律,但次日查血生化示異常,肝腎功能進行性衰竭,轉入重症監護病房。經4次血液透析、去乙酰毛花苷注射液、毛花苷丙注射液、複方氨基酸(9AA)和脂肪乳營養支持和護肝藥物。患者肝腎功能明顯好轉,病情穩定,轉出重症監護病房。藥師建議:對於使用胺碘酮的患者應監測肝腎功能,尤其是用藥早期。肝腎功能不全患者(尤其老年患者)應避免使用胺碘酮。開始應用胺碘酮時洋地黃應停用或減量50%,並監測血藥濃度。 

       病例簡介 

  患者男性,72歲,因間斷納差12天,加重伴少尿8天入院。查體:血壓130/80 mmHg,淺昏迷,球結膜水腫,鞏膜黃染,雙肺呼吸音粗,心界向下擴大,心率156次/分,房顫心律。胸片提示右肺感染,心影增大。B超顯示膽囊壁不規則增厚。心電圖提示快速房顫。否認既往有肝炎病史。 

  患者4個月前被診斷為缺血性心肌病、心房纖顫、動脈粥樣硬化。平時口服阿司匹林腸溶片100 mg,每天1次(qd);地高辛片0.125 mg,qd。患者2個月前被診斷抑鬱症,口服氫溴酸西肽普蘭20 mg,qd。 

  入院當日血生化及腎功檢查結果見表,血常規檢查示白細胞8.1×109/L,紅細胞3.98×1012/L,血紅蛋白138 g/L,血小板243×109/L。 

  治療經過 

  急診給予鹽酸胺碘酮600 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靜脈滴注,房顫轉為竇性心律。次日複查血生化結果出現異常(見下表)。疑與胺碘酮注射液有關,立即停用,並靜脈滴注還原型穀胱甘肽、多烯磷脂酰膽堿、葡醛內酯及精氨酸進行護肝治療。靜脈滴注頭孢呱酮鈉治療肺部感染。每日複查血生化及腎功能。 

  結果顯示肝腎功能呈進行性衰竭,血轉氨酶、總膽紅素、尿素氮、肌酐水平進行性升高,隨後患者被轉入重症監護病房治療。20天內接受4次血液透析,其間給予強心藥物去乙酰毛花苷注射液,毛花苷丙注射液強心治療,複方氨基酸(9AA)和脂肪乳營養支持,同時繼續使用護肝藥物。患者肝腎功能明顯好轉,病情穩定,轉出重症監護病房。 

   藥師分析 

  胺碘酮是臨床廣泛應用的抗心律失常藥物,靜脈應用的主要不良反應為低血壓、竇性心動過緩、房室傳導阻滯、靜脈炎等。國內外文獻都有報道胺碘酮導致肝腎功能衰竭的病例,但非常少見,大多病例病情發展迅速,嚴重者可致死。美國食品與藥物管理局(FDA)報道胺碘酮引起的嚴重不良反應主要包括失明,肝髒、肺、胸腺和中樞神經係統的永久性損傷,大部分患者需要住院治療。 

  阿司匹林引起的肝、腎功能損害與劑量大小有關,尤其是血藥濃度達250μg/ml時易發生。損害均是可逆性的,但有引起腎乳頭壞死的報道。該患者平素口服阿司匹林100 mg,qd,屬於小劑量,可以排除此藥引起肝腎功能衰竭。地高辛和氫溴酸西肽普蘭都不引起肝腎功能損害。胺碘酮可增加血清地高辛濃度,亦可能增高其他洋地黃製劑的濃度達中毒水平,當開始用胺碘酮時洋地黃類藥應停藥或減少50%,如合用應嚴密監測其血清中藥物濃度。胺碘酮有加強洋地黃類藥對竇房結及房室結的抑製作用。該患者入院前肝腎功能基本正常,入院後僅使用胺碘酮注射液,其他藥物暫時停用,當日即發生血清中轉氨酶和尿素氮、肌酐濃度升高,並逐日遞增,應屬於藥物引起的肝腎功能不全。 

   藥師建議 

    無論是靜脈還是口服使用胺碘酮都應對患者肝腎功能進行監測,尤其在用藥早期。肝腎功能不全的患者(尤其老年患者)應盡量避免使用胺碘酮。當開始用胺碘酮時洋地黃類藥應停藥或減量50%,如合用應仔細監測患者血清中藥物濃度。

關鍵字:動脈粥樣硬化,地高辛,胺碘酮,肝腎功能衰竭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騰訊微博 更多
更多評論
//站內統計 //百度統計 //穀歌統計 //站長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