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就是心肌,時間就是大腦”長城會第六屆急診學術周第二天精彩繼續!

作者:GWICC 來源:醫學論壇網 日期:22-11-09

金秋時節,最美北京。2022年10月24-30日第三十三屆長城心髒病學大10月25日,第33屆長城心髒病學大會暨2022年亞洲心髒大會第六屆急診學術周第二天轉播繼續,今天的急診病例同樣精彩,不僅有多種類型的心肌梗死介入手術,還有罕見的冠脈解剖異常以及腦卒中的急診取栓,讓我們一起來回顧一下吧。

長城會急診學術周第二天(一):徐州醫科大學附屬醫院

第一場參與討論的是徐州醫科大學附屬醫院的金培生院長、陸遠教授、潘德鋒教授、錢文浩教授、徐通達教授、王誠教授,徐州中心醫院的路雯教授、徐州礦務集團總醫院的祁春梅教授以及來自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的韓戰營教授。金培生院長首先極大肯定了長城會急診學術周的必要性,金院長指出目前急性心梗與腦卒中發病率居高不下,仍有很高的致殘率、死亡率、複發率,所以仍需要多方努力進一步規範診療,通過本次急診手術轉播,可以極大的促進急診手術規範操作與救治能力。

第一位進入直播間分享病例的是來自北京中醫藥大學孫思邈醫院的趙琦主任團隊,趙主任為大家帶來的病例是一位胸痛10小時的中年男性,既往有長期吸煙史,心電圖提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急診造影提示回旋支重度狹窄,趙主任團隊選擇在回旋支主支放置支架,但OM開口仍存在狹窄,趙教授和線上專家團隊溝通了針對OM開口狹窄處理策略的問題。韓戰營教授表示:本例患者回旋支主支已放置支架,OM支仍存在狹窄,針對急診情況現在的處理已經達標。如果更積極處理的話可以嚐試使用藥物球囊擴張OM開口,將會獲得更好的預後。

接下來來自洛陽市偃師人民醫院的徐躍輝教授為大家分享了一例急性心梗冠脈介入術後心髒破裂的患者,病例是一名發作性胸痛12小時的老年女性,入院前1小時再發胸痛加重, 心電圖前壁導聯ST段抬高,急診冠脈造影示前降支開口閉塞,患者為左優勢型右冠細小,幾乎無側枝形成,徐教授團隊予前降支球囊擴張,冠脈溶栓並放置一枚支架,術中患者狀態良好,術後複查超聲心動圖未見心包積液。患者術後4小時突發意識喪失,心超示大量心包積液,考慮心髒破裂,搶救無效死亡。徐教授提出疑問:該如何預防心髒破裂?心髒破裂的原因是因為沒有側枝循環,血壓控製不佳,還是替羅非班與尿激酶的應用?

徐州醫科大學附屬醫院的陸遠等教授討論認為本例中手術治療方案選擇適宜,術後根據心超診斷心髒破裂明確。據報道心髒破裂多發生在左室遊離壁,在心梗後24小時以內以及5天之內發生率最高,所以預防心髒破裂中識別高危人群尤為重要,對消瘦、老年女性、心梗時間超過6小時以及CRP明顯升高的患者都應提高警惕。本例心髒破裂原因考慮患者沒有側枝循環導致血管障礙的可能性大,這提示我們對此類患者應格外小心。

來自通遼市內蒙古民族大學附屬醫院的吳國華教授為我們分享了一位青年男性的病例,患者持續胸痛2小時,入院時胸痛緩解,急診心電圖、肌鈣及肌紅蛋白均正常,但肌鈣蛋白動態監測持續升高,行急診造影提示三支血管均有不同程度狹窄,考慮罪犯血管為右冠遠端分支,給予硝普鈉後遠端恢複血流灌注。陸遠教授指出對於這類患者,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以測定FFR評估罪犯血管,更有針對性的進行處理。同時對於這種青年男性更主要的是改善生活習慣治療。

綏化市第一醫院的蔡恒誌教授分享了一個胸痛8小時的老年女性病例,急診心電圖提示下壁心梗,急診造影前降支彌漫病變,右冠中段閉塞,放置支架後出現無複流,反複給予溶栓藥物與硝普鈉後患者血流緩慢恢複。徐通達教授指出該患者造影顯示血栓負荷不重,但擴張後出現無複流,可能是由於斑塊不穩定脫落刺激導致,可以嚐試抽吸。陸遠教授指出本病例是經典的無複流現象,原因可能是由於抗血小板藥物應用時間短,或肝素用量小,可以酌情增加抗板藥劑量,測量ACT最好維持在300s以上。

來自遼陽市中心醫院的郭鵬教授通過一個胸痛2小時入院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為大家介紹了簡單快速且有效的冠脈內PTCA導絲起搏技術,該患者造影提示右冠中遠端閉塞,為避免再灌注心律失常需要進行臨時起搏,使用導絲起搏技術可以避免臨時起搏器操作不熟練導致增加手術難度。導絲起搏技術將臨時起搏器的陰極通過鱷魚夾連接PTCA導絲尾端,陽極則夾在穿刺皮下組織的穿刺針或通過針頭連接患者,以此完成起搏。

在其他轉播中,來自莊河市中心醫院的任廣峰教授團隊、常德市第一醫院的葛良清團隊、輝縣人民醫院的張有利教授團隊、石家莊市人民醫院的米傑教授團隊、肇慶市第一醫院的賴邵斌教授團隊、六盤水人民醫院團隊、漯河市中心醫院的彭庚教授團隊、方城縣人民醫院的喬印濤、呂海科教授團隊、梅河口市中心醫院的張金良教授團隊、安康市中醫醫院的沈桂冬教授團隊、南宮新長城醫院的盧士寧教授團隊、岫岩滿族自治縣中心醫院的吳建華教授團隊均給大家帶來了精彩的急診PCI介入手術直播展示,並和與會專家根據患者病情、術中情況、術式選擇以及並發症處理等問題進行了深入交流與討論。

長城會急診學術周第二天(二):吉林大學第一醫院

第二場討論由吉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的佟倩教授主持,張健教授、徐保鋒教授、郝守豔教授、汲宏磊教授、全南虎教授參與了討論。

直播開始由吉林大學第一醫院的張健教授介紹了一例Kounis綜合征,這是一種與過敏相關的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脈綜合征。本例患者主因胸痛3天入院,急診心電圖示廣泛前壁心梗,造影術中出現三支血管的嚴重痙攣並出現意識模糊,張健教授團隊冷靜處理,給予擴冠、抗炎、抗過敏、抗休克等治療後患者症狀好轉。張健教授進一步介紹了Kounis綜合征分為三型,I型無冠脈疾病但可見冠脈痙攣,II型合並冠脈疾病因急性過敏反應導致冠脈痙攣和斑塊破裂導致急性心梗,III型支架內血栓形成既往有冠脈支架植入史。汲宏磊教授補充道,對於這種患者應用氫化可的鬆、異搏定最適宜,但一般導管室並不常備,本例患者中應用了地米、硝酸甘油也獲得了良好效果,沒有出現低血壓進一步加重等情況。

接下來安溪縣中醫院的黃鑫教授團隊對一名50歲的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進行了急診介入手術,造影提示前降支中段閉塞,球囊擴張後血流顯影不佳,考慮血栓負荷重,注射尿激酶原及替羅非班後仍未緩解,多次行血栓抽吸,現場專家討論建議加強抽吸血栓後血流複通較前改善,進一步擴張後近端仍有血栓存在,嚐試抽吸失敗,考慮目前血流已通,仍有頑固血栓,可結束介入治療,予規範抗凝治療。

吉林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佟倩、楊巍教授團隊介紹了一例非ST段抬高型心梗患者,造影發現冠脈解剖異常,前降支開口於右冠狀竇。

神經介入的急診取栓術同樣值得關注,來自吉林大學第一醫院的徐保鋒教授介紹了一例急性腦卒中串聯病變(LCCA近端+LICA顱內閉塞)行球擴+取栓+支架手術的病例,患者急性腦梗,CTA及造影示左側頸總動脈閉塞,左側腦半球缺血狀態,右側腦半球低灌注,通過急診取栓及放置支架,使患者得到了良好救治,血管再通後患者很快恢複了肌力。同時徐教授詳細介紹了急診冠脈PCI和神經介入急診取栓術的異同點,並提出了許多新展望。

接下來來自福建省漳州市醫院的陳文夥主任團隊展示了一台精彩的腦卒中急診取栓手術,術中雖有波折但陳主任憑借高超的技術一一化險為夷,同時陳主任向大家詳細介紹了神經介入手術的操作流程、術式與器材選擇。

還有銅仁市人民醫院的肖勇教授團隊、尉氏縣人民醫院的薑建黨教授團隊、方城縣人民醫院的呂海科教授團隊、清華大學附屬北京清華長庚醫院的薛亞軍、張鷗、耿雨教授團隊、遼陽市中心醫院的郭鵬教授團隊也帶來了精彩的急診冠脈介入手術病例。

最後吉林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的佟倩教授總結了今天精彩的急診介入手術展示,不僅有多種冠脈病變的介入處理,還有複雜的腦卒中顱內動脈取栓與支架放置手術,各個教授互相交流探討,共同學習,讓各位與會的同仁收獲頗豐。

至此第二天的急診學術周活動圓滿結束,在長達12個小時的轉播中,各位專家一次又一次與死神麵對麵,用精湛的醫術詮釋了急診手術的魅力。

相約急診學術周,我們明天不見不散。

掃描上方二維碼,

持續關注急診學術周精彩內容!

關鍵字:心髒病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騰訊微博 更多
更多評論
//站內統計//百度統計//穀歌統計//站長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