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接受雙重抗血小板治療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 (ACS) 和/或近期接受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 (PCI) 的心房顫動 (AF) 患者選擇理想的抗血栓治療策略可能具有挑戰性。近期研究報道了使用 P2Y12 抑製劑聯合口服抗凝劑(不使用阿司匹林)作為平衡缺血和出血風險的最佳策略的雙途徑策略的優越性。但是,目前關於上述患者腦血管缺血事件和大出血風險的數據有限。
本研究目的是根據既往卒中、短暫性腦缺血發作 (TIA) 或血栓栓塞 (TE) 情況確定阿呱沙班或維生素 K 拮抗劑 (VKA) 和阿司匹林或安慰劑的療效和安全性。
這是一項前瞻性、多中心、2×2設計、隨機的臨床試驗,招募了既往經曆過ACS或PCI、計劃使用P2Y12抑製劑治療≥6個月的房顫患者,予以阿呱沙班(5 mg 或 2.5 mg*2/天)或VKA和阿司匹林或安慰劑治療。主要終點是大出血或臨床相關非大(CRNM)出血。
基線特征
共招募了4581位患者,其中633位(13.8%)既往發生過卒中、TIA或TE。與既往未發生過卒中、TIA或TE的患者相比,既往發生過卒中、TIA或TE的患者的年齡更大,CHA2DS2-VASC和HAS-BLED評分更高,既往出血、心衰、糖尿病和口服抗凝藥使用的頻率更高。與VKA相比,采用阿呱沙班治療的患者的大出血或CRNM出血、死亡或住院率相對較低(既往發生過和沒發生過卒中、TIA或TE的患者的風險比[HR]分別是0.69; 95% CI, 0.46-1.03 和 0.68; 95% CI, 0.57-0.82)。
阿呱沙班 vs VKA的治療效果
與安慰劑相比,既往沒發生過卒中、TIA或TE的患者采用阿司匹林治療的出血率更高;但這種差異在既往有卒中、TIA或TE史的患者中不顯著。與安慰劑相比,阿司匹林與受試患者的死亡率或缺血性事件發生率降低相關(有/無既往卒中、TIA或TE史的患者的HR分別是0.71; 95% CI, 0.42-1.20和0.93; 95% CI, 0.72-1.21)。
阿司匹林 vs 安慰劑的治療效果
綜上,與維生素 K 拮抗劑相比,阿呱沙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與 AUGUSTUS 的研究結果一致,與既往有無發生過卒中/TIA/TE 無關。阿司匹林可增加大出血或 CRNM 出血率,特別是在沒有發生過卒中/TIA/TE 的患者中。雖然阿司匹林可能對既往有卒中史的患者有一些益處,但該研究結果支持,予以大多數這類患者阿呱沙班和一種 P2Y12 抑製劑治療,而不使用阿司匹林,無論既往有無卒中/TI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