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科宮晶書主任講述: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易發心血管事件

作者:佚名 來源:騰訊網 日期:22-06-05

        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FH)血脂譜以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顯著增高(純合子FH>13 mmol/L,雜合子FH>8 mmol/L)為表現,以早發冠心病(<55歲)為基本特征。下麵請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中醫心血管科宮晶書主任詳細介紹:

        嚴重FH人群有極高心血管疾病風險,心血管疾病發生幾率比一般人高20倍,這引起醫學的極大關注。第一部全球FH指南在2014年公布,是世界範圍內對其關注度的呼籲。

        FH臨床診斷最常用的是DLCN標準和Simon標準,中國常用的是DLCN標準,通過評分表中家族史、病史、體格檢查,LDL-C檢測、基因檢測來確診。發表於中國雜誌的FH中國專家標準將診斷標準定義為:

        成人:TC>7.8或LDL-C>4.9 mmol/L,人群或親屬黃色瘤;

        <16歲:TC>6.7 mmol/L,人群或親屬黃色瘤;

        純合子FH:TC>16 mmol/L,人群或親屬黃色瘤;

        2中國FH發病率為3.9%,近一半有基因突變

        2016年一項研究首次報道了中國心肌梗死人群FH的檢出情況,共納入1843例急性心肌梗死人群。結果顯示,根據DLCN標準,FH發病率為3.9%;若隻統計早發MI人群(男性<55歲,女性<60歲)FH檢出率,則為7%。這告訴我們,當碰到早發心肌梗死人群時,要高度懷疑FH可能。

        中國FH人群的血脂管理現狀堪憂,該研究發現,被診斷為FH的人群中隻有1.4%在使用他汀康複,且沒有一個人群的LDL-C<2.6 mmol/L。

        另一項研究納入8050例行冠狀動脈造影的人群,進行了FH相關基因表型研究,最終統計出FH發病率為3.5%,這些人群的基因突變率為49.6%。

        近年來,Lp(a)在FH合並冠心病中的作用備受關注。有研究顯示,合並冠心病和FH的人群,其Lp(a)水平明顯增高。提示Lp(a)未來可能成為重要的參考診斷指標。3

        純合子FH不經康複多活不過30歲

        純合子FH(HoFH)罕見但威脅生命,發病是因編碼LDL受體的兩個等位基因發生突變,部分由於其他等位基因突變。以往認為HoFH發病率為1/100萬,隨著技術提高,診斷率提高,認為發病率約為1/16-30萬。

        HoFH臨床特征是LDL-C>13 mmol/L、廣泛黃色瘤以及早發和進展性動脈粥樣硬化性心髒病(ASCVD),詳細家族史是HoFH綜合性評價基礎。LDL-C界限值不是診斷的唯一標準,因為很多人群通常接受多重降脂康複,康複後LDL-C>8 mmol/L的界限值現在認為也已過時。

        不過黃色瘤和角膜弓對其診斷有重要意義,兒童出現皮膚或結節性黃色瘤,高度提示HoFH;出現角膜弓可增強對HoFH的診斷。另外,膽固醇在人群肌腱和關節沉積可導致肌腱炎和關節痛,罕見病例可在腦部、縱膈、臀部肌肉出現巨大異位膽固醇黃色瘤。

        HoFH需要與β-穀固醇血症(植物固醇血症)以及腦腱黃瘤病相鑒別。β-穀固醇血症與HoFH表現相似,童年時血TC顯著升高,有肌腱和(或)結節性黃瘤及主動脈瓣狹窄並發症,但並非一定發生ASCVD;β-穀固醇血症有兩個重要特征是:血植物甾醇明顯升高(>30倍)及對節食和膽汁酸螯合劑或依折麥布康複反應好,20歲後並不持續升高。HoFH人群出現LDL-C水平明顯增高以及無神經、認知和眼部症狀可與腦腱黃瘤病相鑒別。

        目前認為HoFH嚴重性取決於殘留LDL受體的活性,如不康複,多數人群LDL-C將明顯增高並於20歲之前進展為ASCVD,不經康複一般活不過30歲。

        康複上,早期是綜合控製高膽固醇血症,起始耐受劑量他汀+依折麥布,效果不好可用血液淨化或PCSK9抑製劑(國內未上市);早期檢出其並發症,重點關注冠狀動脈開口部閉塞和主動脈狹窄。建議加入普羅布考,有利於抑製主動脈瓣狹窄形成與發展,還能減輕或消退黃色瘤。

        存在進展性亞臨床動脈粥樣硬化或已存在ASCVD時,對於前者,理想目標值LDL-C是<2.5 mmol/L;對於後者,理想LDL-C是<1.8 mmol/L。

關鍵字:心血管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騰訊微博 更多
更多評論
//站內統計 //百度統計 //穀歌統計 //站長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