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中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醫療質量控製報告,中國有80%的心梗患者在發病12小時後到達醫院,對於這部分患者,對梗死相關動脈晚期放支架是否有益?
近日,中國急性心肌梗死注冊登記(CAMI)研究最新分析表明,對於這類患者,晚期冠脈介入治療有助於改善近遠期心功能和生存率。
研究顯示,對於心梗發作後>12小時的患者,晚期介入治療要比單純藥物治療,院內轉歸及2年時轉歸均更好。
晚期行介入治療的患者院內主要不良心腦血管事件、全因死亡、大出血、機械並發症、心律失常、心髒驟停及心原性休克等發生率均較單純藥物治療患者要低。
2年後主要不良心腦血管事件發生率明顯降低(6.43% vs 20.19%),降低了73%的主要不良心腦血管事件風險。
這種主要不良心腦血管事件風險的降低,主要是全因死亡率(4.13% vs 15.74%)下降所驅動。
此外,晚期行介入治療患者的心肌梗死、腦卒中、血管重建等的發生率也均明顯降低。
相對應,晚期行介入治療,全因死亡風險降低了76%,心肌梗死風險降低了51%,腦卒中風險降低了53%,血管重建風險降低了68%。
另外隨訪2年時,還觀察到晚期行PCI患者左心室功能有所改善。晚期行PCI的患者期左心室射血分數明顯增加,而單純藥物治療未見改變。
研究者指出,在我國心梗發作後>12 小時就診患者較為多見,如有可能,可考慮給予其行晚期PCI。
這項研究納入了症狀發作>12 h 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其中4791例接受了PCI治療,1149例接受了單純藥物治療。
主要不良心腦血管事件定義為全因死亡、心肌梗死和腦卒中的複合終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