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CC:輪班工作打亂晝夜節律可加重心肌梗死的再灌注損傷

作者:佚名 來源:MedSci梅斯 日期:22-05-31

        經濟需求和向普通人群延伸的基礎服務需要持續的人力勞動,導致20%-30%的勞動力從事輪班工作(如護士,上夜班)。輪班工作導致的生物節律紊亂與慢性疾病的風險增加及預後較差有關,包括急性心肌梗死(AMI)、癌症和代謝功能障礙。但是,輪班工作與AMI預後惡化的機製尚不明確。

        本研究旨在探索輪班工作對再灌注損傷(AMI臨床預後的主要決定因素)的影響。

        這是一項前瞻性、多中心的關於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在再灌注治療後接受心髒磁共振成像的研究,研究人員從EARLY-MYO-CMR數據庫獲得患者數據。主要終點是CMR定義的再灌注後梗死麵積。次要臨床終點是隨訪期間主要不良心髒事件 (MACE) 的綜合情況。同時,通過臨床前動物模型探索潛在機製。

        有無輪班工作的患者的心肌梗死麵積

        在EARLY-MYO-CMR研究找按摩了706位患者中,412位STEMI患者被納入分析。輪班工作與CMR定義的心肌梗死麵積增大相關(β:5.94%; 95% CI 2.94-8.94; P<0.0001)。在中位隨訪5.0年內,輪班工作與MACE風險增加相關(校正HR 1.92, 95% CI 1.12-3.29,P=0.017)。

        有無輪班工作對STEMI患者長期預後的影響

        與臨床發現相一致,在小鼠和綿羊中,輪班工作模擬可明顯增加AMI動物的再灌注損傷。機製研究顯示,一個新的核受體亞家族1組D成員1/心髒滋養素樣細胞因子1軸在介導輪班工作對心肌損傷的有害影響中發揮了關鍵作用。

        有無輪班工作小鼠模型的累積死亡率

        簡而言之,本研究提供了輪班工作增加心肌梗死再灌注損傷的新證據,並發現了一個新的核受體亞家族1組D成員1/心髒滋養素樣細胞因子1軸,可能在該過程中發揮關鍵作用。

關鍵字:心肌梗死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騰訊微博 更多
更多評論
//站內統計 //百度統計 //穀歌統計 //站長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