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MA Cardiol:心肌病和心律失常相關基因罕見變異會增加早發型房顫患者的死亡率

作者:佚名 來源:MedSci梅斯 日期:22-05-28

        早發型房顫 (AF) 患者常攜帶多個與遺傳性心肌病 (CM) 和心律失常綜合征相關的罕見基因變異,提示部分患者的房顫可能存在遺傳傾向。但是,這些罕見變異在早發型房顫患者中的臨床意義尚不明確。

        本研究評估了心肌病中的罕見變異與在早發型房顫患者中檢出的心律失常基因檢測以及患者死亡時間的相關性。

        這項一項前瞻性隊列研究,納入了在66歲前診斷為房顫並進行了全基因組測序的患者,通過一個包含145個心肌病和心律失常相關基因的檢測組檢測罕見變異。主要終點是死亡時間。

        共納入了1293位受試患者(934位男性,入組時的中位年齡 56.0歲,範圍 48.0-61.0歲)。在131位(10%)患者中檢測到了疾病相關罕見變異(致病性或可能致病性)。在中位隨訪了9.9年期間,共219位(17%)患者死亡,包括73例心肌病相關死亡,40例猝死和10例卒中相關死亡。

        有無疾病相關變異患者的生存率

        在單變量分析中,疾病相關變異與死亡風險增加相關(風險比[HR] 1.5,p=0.05);在多變量模型中,根據確診房顫時的年齡、性別、種族、體重指數、左心室射血分數以及疾病相關變異狀態與房顫確診年齡之間的相互作用校正後,疾病相關變異與房顫患者死亡風險的相關性仍具有顯著性。這種相互作用表明,在較年輕的時候被診斷為房顫時,疾病相關變異患者死亡風險更高顯著相關(p=0.008)。

        有無疾病相關變異患者的心肌病相關死亡和猝死累積病例

        體重指數較高和左心室射血分數較低均與更高的死亡風險相關(HR分別是1.4和0.8,p值均<0.001)。攜帶最常見基因相關變異的患者的死亡率如下:TTN:26%(10/38);MYH7:33%(6/18);LMNA:22%(2/9);MYH6和KCNQ1:0%。

        攜帶最常見基因變異患者的死亡率

        總之,該研究表明,心肌病和心律失常基因的罕見變異可能與早發型房顫患者的死亡風險升高相關,特別是在較年輕時就發現房顫的患者中。基因檢測或可為早發型房顫患者提供重要的預後信息。

關鍵字:心肌病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騰訊微博 更多
更多評論
//站內統計 //百度統計 //穀歌統計 //站長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