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婚的意義有很多,其中之一或許就是讓自己更有信心,更長壽。
近日在歐洲心髒病學會(ESC)心衰大會上發布的德國研究顯示,孤勇者還是披風襤褸,與已婚心衰患者相比,未婚心衰者遠期死亡風險升高。
“少年夫妻,老來伴”,研究者表示,對於心衰患者,另一半可以給予很多支持,比如改善健康行為,幫助堅持服藥等。而未婚者,社交互動要少一些,對於管理心衰的信心也差一些。
研究者指出,這些社會支持或可解釋長期生存率的差異。
而之前研究也顯示,未婚是普通人群和冠心病人群預後較差的一個指標。
當前這項研究數據來自E-INH 研究,共納入1022例失代償性心力衰竭住院患者,在提供婚姻信息的1008人中,63%已婚,37%未婚;195人喪偶,96人未婚,84 人分居或離婚。
隨訪10年期間,679例患者死亡。
已婚和未婚患者在整體生活質量或抑鬱情緒方麵沒有差異,不過後者在社會限製和自我效能感方麵得分差一些。
研究進一步分析發現,未婚增加58%的全因死亡風險和83%的心血管死亡風險。
其中喪偶患者的死亡風險最高,與已婚患者相比,全因死亡風險和心血管死亡風險分別增加70%和122%。
研究者表示,婚姻與長壽之間的關係證實了社會支持對心衰患者的重要性,這在當下新冠疫情大流行和社會鼓勵方麵尤為重要。臨床上,應關注患者婚姻狀況,並給予心衰支持小組支持來彌補缺乏的社會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