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4日,由中國、日本、韓國、中國台灣、美國研究人員共同發表在Circulation雜誌上的一項國際多中心隨機對照研究提示,對於合並單形性室速、有埋藏式心髒複律除顫器(ICD)植入指征的各種病因心肌病患者,在植入ICD時盡早進行一線導管消融治療,可顯著減少室速複發、心血管住院、死亡等事件的發生。
該研究名為PAUSE-SCD研究,共納入180例合並單形性室速、有ICD植入指征的心肌病患者,其中121例以1:1的比例被隨機分入消融組和傳統藥物治療組(對照組),兩組患者均計劃植入ICD。
對於拒絕植入ICD的47例患者,消融治療後進行前瞻性登記隨訪。
隨機分組的121例患者的平均年齡為55歲,左室射血分數為40%,81%為男士。心肌病病因中,缺血性心肌病占35%,非缺血性心肌病占30%,致心律失常性心肌病占35%。
消融治療平均在ICD植入前2天施行。
31個月時,消融組和對照組中主要終點事件(室速複發、心血管住院、死亡)發生率分別為49.3%和65.5%,消融組的發生風險降低42%,主要是室速複發風險降低了49%。
另外,消融組的ICD放電率(10.0% vs 24.6%)和抗心動過速起搏比例(16.2% vs 32.8%)均明顯低於對照組。
兩組的心血管住院率(32.0% vs. 33.7%)、死亡率(8.9% vs 8.8%)均相似。
消融組的消融相關並發症發生率為8.3%。
阜外醫院姚焰等參與了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