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是中風的主要危險因素,冠心病、心力衰竭、腎病和過早死亡。雖然高血壓在老年人中更常見,但據報道,它在小於40歲的年輕人群中患病率高達18%,預計還會隨著肥胖率的增長而增長。此外,高血壓發病年齡越小,患心血管疾病(CVD)和死亡的風險就越高。因此,實施預防高血壓的策略和確定其危險因素很重要,即使是在並發症較少的年輕人群中。
心率變異性(HRV)試驗是一種無創、可行、臨床應用最廣泛的自主神經係統活動評估方法。雖然短期HRV必須測量至少5分鍾,但最近使用10秒12導聯心電圖記錄的研究表明,超短期HRV與心髒和非心髒事件有關。超短期心率變異性(HRV)及其時間變化在高血壓發病中的作用尚未明確。近日,心血管權威雜誌Hypertension上發表了一篇研究文章,研究人員的目的是探究年齡40歲以下及以上成人10秒HRV及其變化與高血壓發病的關係。
該研究對象為232587名沒有高血壓的韓國人(平均年齡為37.6歲)。高血壓的定義依據2017年美國心髒病學會和美國心髒協會高血壓指南。HRV采用標準12導聯10秒心電圖估計的連續RR間期差的均方根和正常至正常RR間期的標準差。
在3.8年的中位隨訪中,研究人員發現了40268例高血壓病例(發病率:青年和老年參與者分別為36.1人和67.9人/1000人次每年)。HRV與高血壓風險呈劑量依賴性負相關。高血壓的多變量校正風險比(95%CI)分別為1.58(1.52~1.63)和1.35(1.30~1.39)。這些關聯在年輕人中比在老年人中更強。在150301名參與者的亞樣本中,與穩定的HRV相比,HRV隨時間的增加也與高血壓發生率呈負相關。
由此可見,10秒心電圖上較高的HRV和隨時間增加的HRV與較低的高血壓風險相關。該研究的結果表明,使用10秒標準心電圖估計的自主功能在預測高血壓方麵發揮著重要作用,在年輕人中效果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