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發表在JACC心血管影像子刊的研究顯示,較高的冠脈鈣化負擔增加心原性猝死風險,而且獨立於是否伴有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 (ASCVD) 的危險因素。
研究者認為,一級預防中早期量化冠脈鈣化風險有助於盡早改善心原性猝死風險。
研究顯示,在心原性猝死死亡患者中,91%冠脈鈣化積分>0分。
研究者還發現,冠脈鈣化積分在1-99分的患者,其心原性猝死發生率是冠脈鈣化積分為 0分者兩倍以上(0.13/1,000 人年 vs 0.05/1,000 人年)。
冠脈鈣化積分在100~399分、冠脈鈣化積分在400~999分、冠脈鈣化積分>1000分的患者則心原性猝死發生率更高,分別為 0.48/1,000人年、0.94/1,000人年和1.85/1,000 人年。
研究者同時發現,基線時10年ASCVD風險並未明顯改變冠脈鈣化與心原性猝死之間的關係。
此外,不同冠脈鈣化積分人群的心原性猝死風險以及二者的關聯,男女相似。
這項研究納入了66636位均接受了冠脈CT檢查的參與者,平均年齡54.5歲,33%為女性,11%為白人,55.3%冠脈鈣化積分>0分,55%10年ASCVD風險低於5%。
研究者將這些分為冠脈鈣化積分為 0分,冠脈鈣化積分為1-99分,冠脈鈣化積分為 100-399分,冠脈鈣化積分為 400-999分,冠脈鈣化積分>1,000分5個組。
中位隨訪10.6年,發生211例心原性猝死死亡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