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間工作會增加個體患糖尿病的風險,中心晝夜節律時鍾和日常行為之間的錯位(在夜班工人中非常典型)會損傷機體的葡萄糖耐受性,這或許是由於中心和周圍晝夜節律之間的內部錯位。近日,一篇發表在國際雜誌Science Advances上題為“Daytime eating prevents internal circadian misalignment and glucose intolerance in night work”的研究報告中,來自布列根和婦女醫院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發現,夜間進食(和許多夜班工作一樣)或會增加機體的葡萄糖水平,而僅在白天進食或許會預防與夜間工作生活相關的機體葡萄糖水平的升高;相關研究發現或有望幫助開發新型行為幹預措施,從而改善夜班工人的機體健康狀況,包括酒店工作人員、卡車司機等,此前研究結果表明,這類人群麵臨著高風險的糖尿病、心髒病和肥胖等。
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首次闡明了白天進食(daytime meals)幹預策略對人類機體健康的有益影響;研究者Marishka Brown博士表示,這是一項嚴格且高度受控的實驗室研究,其證實了針對與夜班工作相關的負麵代謝效應的潛在幹預,這也是一項已知的公共健康問題,我們期待進行更多的研究來證實這些結果,並開始解析這些發現背後的生物學基礎。
文章中,研究人員招募了19名健康的年輕參與者,包括7名女性和12名男性;當進行預處理程序後,參與者被隨機分配到一個為期14天的受控實驗室步驟中,其中涉及模擬夜間工作狀況和其中一種膳食計劃,一組受試者在夜間進食,以此來模擬夜間工作者的典型進食情況,而另一組參與者則在白天進食。隨後研究人員評估了這些進食計劃對其機體內部晝夜節律鍾的影響,這是一個內部過程,其能幫助調節機體的醒睡周期,同時還調節著機體功能幾乎所有方麵的24小時周期,包括機體代謝等。
研究者發現,夜間進食會增加機體的葡萄糖水平(糖尿病發生的風險因素),而將進食限製在白天或會預防這這種效應。具體而言,在模擬夜間工作期間,夜間進食的參與者機體的葡萄糖平均水平上升了6.4%,而那些在白天進食的參與者則並未表現出機體葡萄糖水平的增加。研究者Frank A.J.L. Scheer說道,這是在人類中進行的首個研究,證明了利用進餐時間或許能作為一種應對措施來抵禦模擬夜間工作所造成的葡萄糖耐受和晝夜節律紊亂的綜合性負麵影響效應。
研究者所觀察到的效應背後的機製非常複雜,他們認為,在模擬夜間工作期間夜間進食對機體葡萄糖的影響或許是由晝夜節律錯位/失調所造成的;這相當於中心晝夜節律時鍾(位於大腦下丘腦中)與行為上的睡眠/覺醒、光照/黑暗、進食/禁食周期之間的失調,其會影響整個機體的外圍時鍾;當前研究結果表明,尤其是中心晝夜節律鍾與進食/禁食周期之間的錯時在增強機體葡萄糖水平上扮演著關鍵角色,進一步研究結果表明,在模擬夜間工作期間,白天進食對機體葡萄糖水平的有益效應或許是由這些中心和外周時鍾之間更好的一致性所驅動的。
本文研究增強了一種概念,即機體進食的時間對決定諸如血糖水平等健康結果非常重要,這或許與夜班工作者有關,因為其通常是在上夜班的時候進食。因此,為了將這些研究發現轉化為實用且有效的進餐時間幹預措施,後期研究人員還需要進行更多的研究,包括在典型工作環境中對現實生活中的夜班工人進行研究等,同時本文研究發現還有效預防夜班工人機體的葡萄糖耐受提供了一種新的行為方法。
原始出處:
SARAH L. CHELLappA,JINGYI QIAN,NINA VUJOVIC, et al. Daytime eating prevents internal circadian misalignment and glucose intolerance in night work, Science Advances (2021). DOI: 10.1126/sciadv.abg9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