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TIMATE研究:血管內超聲 vs. 冠狀動脈造影指導下植入藥物洗脫支架術後3年隨訪結果

作者:佚名 來源:心關注 日期:20-10-20

隨著介入技術的進步,冠狀動脈造影(CAG)是判斷冠狀動脈病變,判定狹窄程度和介入適應症的金標準。但是,由於斑塊常為偏心性或不規則性,CAG僅僅隻能顯示被造影劑填充的管腔輪廓,故在某些常規投照角度下容易遺漏或低估病變,而且CAG對斑塊穩定性的評價極其受限。血管內超聲(intravenous ultrasound,IVUS)作為醫學超聲的一個分支,可利用超聲原理探測血管內/血管壁及其周圍組織結構,可識別CAG低估的血管病變和識別冠脈易損斑塊,還可以指導PCI的治療策略和評估支架植入效果,因此IVUS在介入心血管病學的發展中扮演著重要角色。

既往的RCT研究和觀察性研究提示,在複雜病變(例如CTO、長病變、左主幹病變等)和高危患者(ACS)中,IVUS指導藥物洗脫支架(DES)植入可以帶來臨床獲益,近幾年的薈萃分析也證實了這一點。然而,部分替代終點(比如晚期管腔丟失)的改善是否會轉換為臨床事件的獲益尚存在爭議。ULTIMATE研究是一項前瞻性、多中心、隨機對照試驗,共納入了1448名接受DES的受試者,並進行為期3年的隨訪,評估血管內超聲與冠脈造影指導下植入藥物洗脫支架患者3年的靶血管失敗率(TVF)與支架內血栓(ST)發生率。ULTIMATE研究結果證實:IVUS指導DES植入,通過顯著降低TVF來改善患者的臨床預後,尤其在IVUS評價達理想標準的患者獲益更明顯,對臨床治療決策起到了重要作用。

研究背景

IVUS是指無創性的超聲技術和有創性的導管技術相結合,使用末端連接有超聲探針的特殊導管進行的醫學成像技術。對於複雜冠狀動脈病變,建議選用IVUS指導下植入DES。ULTIMATE研究結果顯示:隨訪1年時,與冠狀動脈造影指導下植入DES的患者相比,IVUS指導下植入DES患者的TVF更低。但是,目前尚無IVUS指導下植入DES長期有效性及安全性數據。

研究設計

ULTIMATE研究是一項前瞻性、多中心、隨機對照試驗,共有1448名接受DES的受試者,按1:1隨機分配為IVUS組和冠狀動脈造影組,並進行為期3年的隨訪。主要終點是:隨訪3年時TVF;安全終點:明確的或可能發生了ST。

IVUS定義的支架植入的理想標準:

1. 支架段最小管腔橫截麵積大於5.0 mm2,或達到遠端參考管腔橫截麵積的90%;

2. 支架邊緣近端或遠端5 mm處的斑塊負荷<50%;

3. 無深達中層且長度超過3 mm的邊緣夾層。

上述三條標準同時滿足才可定義為IVUS達標,若有一條不滿足則不能判定為IVUS達標。

研究結果

主要終點:隨訪3年時,靶血管失敗率(TVF)在IVUS組為6.6%(47例),造影組的TVF為10.7%(76例),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1),主要原因可能是與臨床驅動的靶血管失敗減少有關(4.5% vs. 6.9%,P=0.05)。

安全終點:明確或可能的ST發生率在IVUS組為0.1%,在冠脈造影指導組為1.1%(P= 0.02)。

值得注意的是,IVUS定義的最佳手術與次最佳手術相比,隨訪3年時,最佳手術組的TVF顯著減少(4.2% vs. 9.1%,P=0.01)。

研究結論

與冠脈造影指導相比,IVUS指導下的DES植入患者3年隨訪期間的TVF和ST發生率均顯著降低,特別是采用IVUS確定的最佳手術的患者。

關鍵字:冠狀動脈造影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騰訊微博 更多
更多評論
//站內統計//百度統計//穀歌統計//站長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