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HA:體育活動量和方式與動脈僵硬度之間的關聯

作者:佚名 來源:MedSci梅斯 日期:20-10-16

動脈僵硬是心血管疾病的獨立危險因素,體育鍛煉具有益處。但是,目前尚不清楚身體活動方式與動脈僵硬存在如何的關聯。近日,心血管疾病領域權威雜誌JAHA上發表了一篇研究文章,研究人員旨在評估高強度體育活動的數量和模式與動脈僵硬度之間的關係。

研究人員使用了來自馬斯特裏赫特研究的數據(n=1699;平均年齡為60±8歲,49.4%為女性,26.9%為2型糖尿病患者)。通過頸動脈至股動脈脈搏波速度和頸動脈擴張性評估了動脈僵硬度。研究人員使用activPAL3評估了高強度體育鍛煉的量(連續變量,為h/wk)和模式(分類變量)。體力活動程度分為:不活動(<75分鍾/周)、活動不足(75-150分鍾/周)、周末或兼職時參加劇烈運動(≤2次,>150分鍾/周)和定期活動(≥3次,≥150分鍾/周)。

在完全調整的模型(對人口統計學指標、生活方式和心血管危險因素進行調整)中,高強度的體育活動與較低的頸動脈-股脈搏波速度相關(量:β=-0.05、95%CI為-0.09至-0.01;活動不足:β=-0.33,95%CI為-0.55至-0.11;周末或兼職時參加劇烈運動:β=-0.38,95%CI為-0.64至-0.12;定期活動:β=-0.46,95%CI為-0.71至-0.21[對照組為不活動者])。這些關聯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更顯著。高強度體育鍛煉與頸動脈可擴張性之間的關聯無統計學意義。

由此可見,高強度體育活動與較低的頸動脈至股動脈脈搏波速度有關,但定期活動者與周末或兼職時參加劇烈運動者之間沒有差異。從動脈僵硬的角度來看,無論每周進行哪種運動,從事高強度體育鍛煉可能是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的重要策略,尤其是2型糖尿病患者。

關鍵字:動脈僵硬度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騰訊微博 更多
更多評論
//站內統計//百度統計//穀歌統計//站長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