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CC 2020丨顧東風院士:新冠病毒肆虐下的心血管疾病預防

作者:顧東風 來源:臨床前線 日期:20-06-04

OCC2020雲上東方會期間,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顧東風院士結合我國嚴峻的心血管疾病現狀,探討新冠病毒肆虐下的心血管疾病預防策略,倡導健康的生活方式。

目前,全國心血管疾病流行趨勢嚴峻,冠心病、卒中近30年位列死因前兩位,在我國每5例死亡中就有2例死於心血管疾病。全球心血管疾病早死、傷殘損失3.7億DALYs(傷殘調整生命年);疾病負擔增長了22%。

OCC2020雲上東方會期間,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顧東風院士結合目前我國的心血管病現狀,探討新冠病毒肆虐下的心血管疾病預防策略,他指出,終生堅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心血管代謝疾病一級預防的根本措施。

1

心血管疾病合並感染新冠肺炎,雪上加霜

疫情影響,人們的生活方式和就醫習慣發生變化,身體活動也大大減少。顧院士指出,在新冠病毒肺炎確診病例中,心血管疾病(CVD)占比達到20%以上,其死亡率高於糖尿病和呼吸道傳染病等,位居榜首。138例COVID-19住院患者中,7.2%並發急性心髒損傷,16.7%並發心律失常,ICU患者的並發症更高。心血管疾病患者感染新冠肺炎後死亡率明顯升高。

圖1 我國新冠肺炎合並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

血壓、膽固醇以及糖尿病的增長趨勢導致中國在2010年至2030年間冠心病和中風的23%額外增長。預測到2030年,心血管疾病、卒中、缺血性心髒病所致死亡,將比2013年分別增長22.3%、19.7%、42%;冠心病所致DALYs將持續增長,相比2010年增長52.4%。

圖2 2030年我國心血管病死亡及疾病負擔預測

2

血管健康的7大重要指標,你達標了嗎?

2010年美國心髒協會(AHA)總結了7項評估心血管健康(CVH)的重要指標,包括4項健康行為指標(吸煙、體重指數、體力活動、膳食)和3種生理生化指標(血壓、總膽固醇、空腹血糖)。為進一步明確這7項CVH指標聚集情況對我國ASCVD發病風險的影響,顧東風院士團隊應用“中國動脈粥樣硬化10年風險預測(China-PAR)”研究的前瞻性隨訪數據,分析了這7項CVH指標對ASCVD發病的聯合作用強度和人群歸因風險百分比,為促進我國居民健康水平改善和心血管病防治提供了有價值的參考依據。

該研究整合了China-PAR項目的三個隊列人群,總樣本量近9.4萬人、最長隨訪跨度17年,新發ASCVD疾病3457例。結合國際標準和中國人群膳食習慣,定義7項CVH指標的理想水平如下:

圖3 理想心血管健康指標定義

研究結果顯示:隨著理想CVH指標數目的增加,發生ASCVD的相對風險逐漸降低。在多因素調整後,與僅有0-2個CVH指標的個體相比,具有3、4、5、6、7個理想CVH指標的個體發生ASCVD的風險分別降低17%、34%、45%、56%和76%。總體上,如果達到7種理想CVH指標,能夠減少62.1%的ASCVD發病(包括減少38.7%的冠心病發病、減少66.4%的腦卒中發病)和60.5%的ASCVD死亡。

這7項CVH指標中,保持理想血壓(收縮壓/舒張壓<120/80 mmHg)帶來的心血管健康獲益最大:可以避免33.0%~47.2%的ASCVD發病。另外,在健康行為指標中,我國人群健康膳食評分≥4分的比例僅為4.2%。顧東風院士進一步強調,在心血管疾病發生之前保持理想心血管健康狀態的科學意義,同時突出了血壓控製和合理膳食對我國ASCVD防治的重要性。

3

預防心血管疾病,從健康生活方式做起

顧東風院士認為,我國居民日常生活方式存在如超重、體力活動降低,飲食方麵高糖、高脂、高油,吸煙情況普遍等問題,這些成為心血管疾病的幕後元凶。《中國健康生活方式預防心血管代謝疾病指南》的核心要點即是健康生活方式的管理,這是預防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基礎。

1

加強身體活動

身體活動水平與CVD發病風險呈劑量反應關係,推薦健康成年人每周進行至少150 min 中等強度或至少75 MIN高強度有氧身體活動,或相當量的兩種強度活動的組合,達到該推薦水平CVD和死亡風險分別降低26%和35%,長時間維持推薦水平CVD發病風險降低43%,由活動不足改變為活動充足,風險也有降低的趨勢。

2

避免久坐

久坐時間高於5 h/d後久坐行為增加CVD發病和死亡風險;中重度身體活動不達標,且久坐事件高於10 h/d者,發病風險最高;將久坐行為替換為低強度、中等強度、高強度身體活動,CVD發病風險分別降低5%、6%和8%。

3

避免高鹽攝入

我國鹽攝入量呈緩慢下降的趨勢,但仍處於較高水平,薈萃分析顯示,鈉攝入增加,心腦血管發病和死亡風險增加,降低食鈉攝入量可以降低血壓,並且高血壓患者血壓降低幅度更大。推薦烹飪時少放鹽,每天攝入食鹽小於5g,不超過啤酒瓶蓋一瓶蓋。

4

雞蛋攝入

雞蛋攝入量與CVD風險呈U型關係,每周食用<1個和>10個雞蛋者CVD風險分別增加22%和39%,雞蛋攝入過少,出血性卒中風險值增加,攝入過多,冠心病和缺血性卒中風險增加。


圖4 雞蛋攝入與心血管疾病的關係

5

適量飲茶

西方研究多關注紅茶為主,不同研究結論不一致,日本Ohsaki隊列、中國CKB等提示,東亞人群飲茶(尤其綠茶)能夠降低CVD發病、死亡風險。與不飲茶相比,經常飲茶>3次/周者,ASCVD發病、死亡、總死亡風險分別降低20%、22%和15%,飲用綠茶獲益更顯著。

6

增加奶類攝入

美國醫生護士隊列研究,每日攝入兩杯牛奶(約480ml)的CVD死亡風險最低,東亞研究顯示,奶類攝入增加可降低CVD風險,中國及東亞地區奶類攝入水平顯著低於歐美國家,中國成人奶類攝入僅為26g/日。

基於我國的心血管病現狀及生活方式習慣,顧院士總結了《中國健康生活方式預防心血管代謝疾病指南》的核心要點:

1. 終生堅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心血管代謝疾病一級預防的根本措施;

2. 合理膳食,提倡保持“中國居民平衡膳食”模式;

3. 保持充分的身體活動,減少久坐,合理選擇運動類型;

4. 戒煙限酒,避免吸入任何形式的煙草,限製酒精攝入量;

5. 65歲以上老年人、代謝風險升高人群或慢性病患者,根據自身狀況改善飲食、控製體重、選擇多樣化的身體活動;

6. 個體化風險評估與生活方式管理,促進心血管病早期預防。

顧東風院士強調,新冠疫情防控常態化形勢下,心血管防控也要常態化,我國心血管疾病負擔持續上升,防控形勢依然嚴峻,健康生活方式是預防心血管代謝疾病的重要基礎,落實“健康中國2030”戰略,推進健康生活,帶來重大防治效益,倡導主動健康,人人擁有健康的心髒和人生!

關鍵字:OCC,2020丨顧東風院士:新冠病毒肆虐下的心血管疾病預防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騰訊微博 更多
更多評論
//站內統計//百度統計//穀歌統計//站長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