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篇文章解析心力衰竭領域研究新成果!

作者:佚名 來源:生物穀 日期:20-03-08

        【1】Science子刊:抑製HDAC有望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肺功能

        doi:10.1126/scitranslmed.aay7205

        心力衰竭是一個重大的公共健康問題,這種疾病影響著全世界成千上萬的人,迫使許多人進入住院、出院和再次住院的惡性循環;這種疾病在全球範圍內如此猖獗以至於一些心髒病專家將它稱為流行病。這是一種導致殘疾增加的疾病,這不僅是因為心髒功能不佳,而且還是因為其他器官會因這種疾病而受損。全世界估計有2600萬人患有心力衰竭,隨著人口的無情老齡化,這一數字預計在未來幾十年內會增加。

        心力衰竭有四種類型。其中的一種類型是HFpEF(heart failure with preserved ejection fraction, 射血分數保留的心力衰竭)。HFpEF會影響心髒的左側,約占所有心力衰竭病例的50%。其他三種類型是右側心力衰竭(心髒右側負責將血液泵入肺部,因而富含氧氣)、舒張性心力衰竭(diastolic heart failure)和收縮性心力衰竭(systolic heart failure)。無論哪種類型,症狀都可包括腳和腳踝腫脹、與運動無關的呼吸急促以及平躺時呼吸困難。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和奧地利的研究人員正在努力解決與HFpEF有關的問題。在HFpEF中,患者具有正常的心髒泵血功能,該功能通過射血分數(心髒每次收縮時流出血液的百分比)來衡量。但是,心髒的整體質量很差。他們指出HFpEF的發病率每十年增長10%,相關研究結果近期發表在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期刊上。為了更好地了解HFpEF並治療受其困擾的患者,這些研究人員評估了讓一種特定酶的活性減弱的效果。基本上,這是通過使用一種稱為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製劑(HDACi)的藥物完成的,這種藥物會抑製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

        【2】Circulation:HIV感染增加心力衰竭患者死亡風險

        doi:10.1161/circ.140.suppl_1.16455

        心力衰竭是一種慢性疾病,它讓心髒無法泵出細胞所需的足夠的血液和氧氣。在美國,有超過600萬人患有心力衰竭。在得知自己患有心力衰竭的患者中,大約有一半的人將在診斷後的五年內死亡。目前尚無治愈心力衰竭的方法,但可以通過藥物、飲食和運動以及不吸煙來加以控製。HIV破壞免疫係統,從而增加感染風險。如今可用於治療HIV的藥物已可將曾經被視為死刑的艾滋病處於一種可控的狀態下。在美國,大約有110萬人感染了HIV病毒。美國退伍軍人管理局(Veterans Administration)為全美國3萬多名HIV陽性退伍軍人提供護理,這就使得它成為美國最大的HIV護理提供者。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美國布朗大學等機構的研究人員通過研究發現,在診斷出心力衰竭後,與未感染HIV的人相比,HIV陽性的人更有可能住院或因任何原因死亡。這是迄今為止規模最大的一項研究,旨在探究HIV狀態如何影響被診斷為心力衰竭的人,相關研究結果近期發表在Circulation期刊上。研究者表示,我們發現與HIV陰性的人相比,HIV陽性的心力衰竭患者更容易吸煙、患有心髒疾病和肝髒疾病以及患有抑鬱症或濫用藥物。但是即使考慮到這一點,HIV感染者仍然比未感染者有更差的結果。

        【3】Circulation:魚油或是治療心力衰竭的“神藥”!

        doi:10.1161/CIRCULATIONAHA.119.044645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Circulation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布萊根婦女醫院和哈佛醫學院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發現,魚油或能幫助有效治療心力衰竭;相關研究結果來自於研究人員進行的一項臨床試驗,他們分析了魚油和維生素D對人群患心髒病和癌症風險的影響效應。

        研究者表示,主要的試驗(VITAL,Vitamin D and Omega-3 Trial)取得了一些令人鼓舞的成果,給予老年人魚油補充劑能使降低其未來幾年遭受心髒病發作的風險,尤其是對於從來不攝入魚油的人群而言;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分析了魚油補充劑對患者因心力衰竭而住院的風險的影響,心力衰竭是一種慢性疾病,即心髒無法有效將血液泵送到機體,通常情況下,其源於心髒病發作所引起的心肌受損,因此研究人員就想知道在臨床試驗中觀察到的效益是否能夠延伸到心力衰竭患者機體中。

        【4】JACC子刊:較差的HIV控製增加心力衰竭患者發生心髒性猝死的風險

        doi:10.1016/j.jchf.2019.04.025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美國麻省總醫院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發現,因心力衰竭住院的HIV感染者隨後發生心髒性猝死的風險增加了,相關研究結果近期發表在JACC:Heart Failure期刊上。

        這些研究人員回顧性分析了來自單個學術中心的2578例因心力衰竭住院的患者的數據;這些患者中有344名患者為HIV感染者。通過病毒載量評估了SCD的發生率。這些研究人員發現,86%的患者沒有植入式心律轉複除顫器(ICD; 344名HIV感染者和1805名未感染上HIV的對照者)。絕大多數發生心力衰竭的HIV感染者接受了抗逆轉錄病毒治療(91%),其中64%的HIV感染者體內的病毒受到抑製。在為期19個月的中位隨訪期間,共出現191例SCD。與對照者相比,HIV感染者發生的SCD增加了三倍(21%對6.4%;校正比值比為3.0)。

        【5】JAHA:HIV感染增加心力衰竭和中風風險

        doi:10.1161/JAHA.119.012241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埃默裏大學和喬治亞州立大學的研究人員在對來自一個大型健康保險數據庫的信息進行分析後,發現HIV患者患上心血管疾病(CVD)---特別是心力衰竭和中風---的風險較高。這一發現表明需要加大力度保護這些患者的心血管健康,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Journal of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期刊上。

        在這項研究中,這些研究人員分析了19798名HIV感染者以及59302名年齡和性別匹配的未感染者的信息,並且對這些人平均隨訪20個月。HIV感染者患心力衰竭和中風的風險分別高出3.2倍和2.7倍。HIV感染與心血管疾病之間的關聯性對於年齡小於50歲的人和沒有心血管疾病史的人尤為強烈。HIV感染者患外周動脈疾病的風險並未增加,而且他們的心髒病發作或心房顫動的風險也隻有中度增加。

        【6】Circulation:特殊血液蛋白或能幫助預測個體患心力衰竭的風險

        doi:10.1161/CIRCULATIONAHA.118.038772

        如今,心血管疾病在美國仍然是引發人群疼痛、痛苦和死亡的主要原因,盡管在預防方麵已經取得了巨大進步,但諸如膽固醇、高血壓和肥胖等風險因素的治療並不是最佳的。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Circulation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貝勒醫學院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分析了新型生物標誌物及其它風險因子是否能用作識別心血管疾病高風險的個體。

        研究者Christie Ballantyne表示,鑒別高風險個體的改進型方法對於開發新型個體化療法至關重要,因此,密集性的預防性工作應該集中在風險最高的群體身上。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對來自社區動脈粥樣硬化風險研究(ARIC)計劃中年齡在54-74歲之間的8000多名參與者的數據進行分析,他們發現,肌鈣蛋白I水平的增加與個體的心髒疾病結局相關,尤其是心髒病發作、致死性的冠心病、中風、心力衰竭住院和死亡等。

        【7】Sci Rep:一種治療男性勃起功能障礙的藥物或能有效治療心力衰竭

        doi:10.1038/s41598-019-42592-1

        近日,來自曼徹斯特大學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發現,一種用來治療勃起功能障礙的藥物—他達拉非或能減緩甚至逆轉綿羊心力衰竭的進程,相關研究結果刊登於國際雜誌Scientific Reports上。研究者Andrew Trafford教授表示,這種效用很有可能也適用於人類,心力衰竭是一種破壞性的疾病,當心髒虛弱到無法泵出機體所需的血液時就會導致心力衰竭的發生,同時心力衰竭還會導致液體積聚到肺部,導致機體呼吸困難及液體瀦留,從而引發機體不同部位腫脹發生。

        當前的心力衰竭療法並沒有效果,本文研究對於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健康狀況非常重要,此前研究人員通過進行人類臨床試驗和流行病學調查獲得的有效證據表明,他達拉非能夠有效減緩心力衰竭的發生,本文研究中研究者進一步證實了他達拉非或能作為一種治療心力衰竭的療法。某些用於治療勃起功能障礙的患者常常會不經意地獲得該藥物所帶來的保護心髒的效應。

        【8】Nature:重大進展!抑製一氧化氮合酶有望治療HFpEF心力衰竭

        doi:10.1038/s41586-019-1100-z

        在目前住院治療的心力衰竭病例當中,將近一半是由這種疾病的一種沒有治療方案的類型引起的。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德克薩斯大學西南醫學中心的研究人員正在利用一種新方法來改變這一現實,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Nature期刊上。

        研究者表示,心力衰竭有兩種類型。一種稱為HFrEF(heart failure with reduced ejection fraction, 射血分數降低的心力衰竭),針對HFrEF,我們有許多療法,包括藥物、裝置和移植。另一種稱為HFpEF(heart failure with preserved ejection fraction, 射血分數保留的心力衰竭),沒有治療選擇。Hill博士說道,“HFpEF是心髒病學中一種最大的未滿足需求。尋找一種研究它的新方法是一項重大進步,這是因為它為開發和測試可能拯救世界各地生命的療法提供了一種必要的模型。”

        【9】Nat Commun:新型化合物或能有效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心髒功能

        doi:10.1038/s41467-018-08276-6

        心髒病發作的幸存者常常會認為最糟糕的事情已經過去了,但後來很多患者都進展成了心力衰竭,這是一種以呼吸短促即腿部腫脹為特征的進行性疾病,經常會影響患者的工作、鍛煉等行為;心力衰竭常常發生於心髒病發作之後,即當足夠的心肌細胞死亡時,其會導致心髒的其它部分過度工作,從而產生更多的傷害,為了保護過度勞累的心髒,臨床醫生常常會改患者一些藥物來促進心髒放鬆。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聖保羅大學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開發了一種新型化合物,在初步試驗中研究者發現,這種化合物能夠改善因心髒病發作引發心力衰竭的大鼠機體的心髒功能。心髒病發作後導致心力衰竭的一個因素就是線粒體損傷的積累或功能失調。

        文章中,研究者鑒別出了一對蛋白質,當其結合時就會破壞線粒體的正常活動從而導致心力衰竭,而其中一種蛋白質名為蛋白激酶β2,其在人類和齧齒類動物衰竭的心髒中水平較高;研究者闡明了他們如何開發出名為SAMβA的化合物,其能抑製上述蛋白質結合,從而改善線粒體的功能,為患者機體的心髒提供更多能量。

        【10】Nat Commun:科學家發現誘發機體心力衰竭的罪魁禍首

        doi:10.1038/s41467-018-07812-8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阿爾伯塔大學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發現了一種與擴張性心肌病相關的關鍵分子,擴張性心肌病是一種危險的疾病,其在心力衰竭病例中占到了五分之一的比例,相關研究發現或為後期科學家們開發治療該病的新型療法提供新的思路。

        研究者指出,這種名為PI3Kα的分子能結合凝膠溶素(gelsolin),凝膠溶素是一種能破壞組成心髒細胞結構的微絲的特殊酶類;研究者Gavin Oudit說道,PI3Kα分子或能作為一種有治療潛力的靶點,其有望幫助我們開發治療擴張性心肌病的個體化療法。擴張性心肌病會降低心髒泵血的能力,因為心髒中的左心室處於擴張和衰弱狀態。

關鍵字:心力衰竭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騰訊微博 更多
更多評論
//站內統計 //百度統計 //穀歌統計 //站長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