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大學醫學院教學醫院布萊根與婦女醫院(BHM)的研究人員進行了一項新的研究,將一項具有裏程碑意義的血壓控製試驗的結果轉化為大眾更容易理解和更容易與患者溝通的術語。當2015年收縮壓幹預試驗(SPRINT)的數據發布時,醫學界對以下消息反應熱烈:降低血壓低到低於正常目標可以使心血管高危成人的總體死亡率降低27%。雖然這些研究結果正在被整合到臨床實踐中,但解釋它們的含義以及它們為什麼對患者重要可能頗具挑戰性。BHM的研究人員描述了積極降低血壓水平如何延長一個人的壽命。他們報告說,血壓目標低於120毫米汞柱,而不是標準的140毫米汞柱,會使一個人的壽命增加6個月到3年,這取決於他們開始強化血壓控製時的年齡。研究結果發表在JAMA Cardiology上。
"當醫生討論優化血壓時,患者常常想知道他們可能預期的強化血壓控製有什麼好處,"該研究的主要作者、醫學博士、公共衛生碩士、BHM心髒病學家Muthiah Vaduganathan說。"這就是我們工作的靈感所在:我們把數據重新組織起來,把結果放在對病人最有意義的地方。"
Vaduganathan和他的同事使用基於年齡的方法進行分析。這些方法經常用於其他領域--例如,當預測一種新的癌症藥物的長期生存益處時--但在心血管疾病的研究中還沒有得到廣泛應用。
通過對SPRINT的數據應用基於年齡的方法,該團隊可以評估加強血壓控製的長期益處。SPRINT研究納入了9000多名50歲以上的成年人,他們有較高的心血管風險,但沒有糖尿病,收縮壓在130- 180毫米汞柱之間(130毫米汞柱或更高被認為是高血壓)。參與者被隨機分為高標準(至少120毫米汞柱)或標準(至少140毫米汞柱)收縮壓指標。參與者接受了免費的降壓藥治療,以達到他們的血壓目標,平均隨訪時間為三年多。
Vaduganathan和他的同事們估計,如果人們在他們的餘生中繼續接受抗高血壓治療,與標準血壓目標相比,那些有高標準血壓目標的人可能會增加6個月到3年的預期壽命。這一跨度取決於患者的年齡--對於50歲開始服用抗高血壓藥物的患者,他們預測的差異為2.9歲;65歲的人,相差1.1歲;對於80歲的人來說,相差9個月。
作者指出,該分析沒有考慮到潛在的風險,包括腎髒損傷和低血壓,而這些都與高標準的血壓控製有關。在為個別患者選擇血壓指標時,必須仔細權衡這些潛在風險對生存益處的估計。
Vaduganathan說:"我們的希望是,當討論長期持續控製血壓的潛在好處和風險時,這些發現能夠提供更容易傳達的信息。這些關於預期壽命的統計數據對患者來說可能更具體、更個性化,在做出這些決定時也更容易讓人產生共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