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核細胞(MKs),血小板的前體細胞,從骨髓(BM)的骨內膜壁龕中遷移至脈管係統,將原血小板延伸至血竇,在血竇中循環血液逐漸將其碎裂成血小板。非肌肉肌球蛋白II (NMIIA)重鏈基因(MYH9)突變可導致巨血小板減少症,其特征是血小板數量減少而體積增大,從而導致凝血障礙,稱為肌球蛋白9相關障礙 (MYH9-RD)
MYH9-RD患者MKs的前血小板較厚,分支較少,產生的血小板前體較少而較大,在MYH9-RD小鼠模型中可再現這些表型。血小板形成缺陷被認為是巨血小板減少症表型的主要機製。但MYH9-RD患者MKs可能還有其他缺陷,因為NMII與肌動蛋白絲相互作用調節包括趨化、細胞遷移和粘附等多種生理過程。MYH9-RD突變如何影響MK在BM中的遷移和粘附,或NMIIA在血小板生成前的活性和組裝仍未明確。
NMIIA是成熟MKs中唯一表達的NMII亞型,這使得我們可以在不受其他NMII亞型影響的情況下展開研究。
Pal等人通過MYH9-RD小鼠模型 (NMIIAR702C+/-GFP+/-、NMIIAD1424N+/-和NMIIAE1841K+/-)和體外實驗研究了MK在BM中的分布、基質衍生因子(SDF)-1的趨化性、NMIIA活性和雙絲組裝。結果顯示,不同的MYH9-RD突變抑製了MK在BM中的遷移,且不影響雙絲的形成,但會導致不同的粘附表型和NMIIA的收縮活性,這取決於突變。
綜上所述,本研究表明MYH9-RD突變通過多種機製破壞MK向脈管係統的遷移,影響血小板前體釋放並導致巨血小板減少症,從而削弱了MK的趨化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