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大數據時代是一個智慧時代,但在社交媒體趨之若鶩,但正確信息資源非常匱乏時,不正確的信息反而會得到猖獗轉載。
這樣就造成了網上的流言不斷,比如:心髒支架手術在國外七八十年代就淘汰了;跑步比久坐死亡率還高;蛋黃該吃就吃等等,諸如此類,不一而足。這些留言在微信上轉載量巨大,造成的危害不可估量。
這與李一、張悟本、王林這類騙子大師當年的熱捧如出一轍。一方麵,記者有追尋“人咬狗”新聞的強烈願望;另一方麵,中國的民眾缺乏相關的知識和判斷力,中國的產生騙子大師和信眾的土壤仍然存在。
如果把老百姓容易上虛假騙人的廣告的當歸結為我國居民健康素養低,那就是推脫責任。我們對科學的健康信息服務的供給方麵,做的遠遠不夠,致使科學信息缺位,也是虛假信息流傳的一個不可忽視的原因。
醫院中的醫生掌握著疾病的防治知識,但問題是醫生普遍的溝通技能欠佳,即使在日常工作中,當著病人的麵,也不一定能清晰的傳遞關鍵信息,更何況寫成老百姓願意閱讀的科普知識?
中國文化在信息交流時教師和學生的主體不一樣,西方文化中,學生沒有聽懂,是老師沒有教好;而中國傳統文化是含蓄的,是靠人領悟的:學生學習不好,是學生能力差。在臨床上,很少有醫生認為,把病人或家屬沒能理解的治療情況,歸結於自己沒有說清楚。
醫生由於日常閱讀有關疾病規範診療材料,書寫病曆,寫科研論文,但這些材料的本質是科學信息的傳播,這種傳播的特點是要求信息完整,傳播時不能有歧義,能重複,含有大量的專業術語。
比如一則網上的笑話,一實習生病程中描述:患者稍顯蒼老的頭上綴著點點銀絲,這種說法就會被視為異類,放到醫生的語境中就會格格不入。而科研論文的標題更可能是這樣:溶栓及經皮冠脈腔內成形術治療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的療效及費用效果分析。
實際上,醫院中醫生經常使用的傳播理念與大眾傳播是兩個不同的極端。向公眾傳播更需要詼諧幽默,結合時事,深入淺出,讓人能夠體驗閱讀的快感,而不是術語連篇,沒有一點兒人情味。
我們經常強調醫學人文,我個人認為,最大的醫學人文就是醫生講話時,病人能懂,願意聽他說話。我也曾接觸過一些醫生,當他與病人談完話後,病人或家屬非常憤怒,竟然要追著滿屋要打醫生。
很多醫生在本專業內研究的很深,但是,一個專家在某一方麵過於深入的話,必定在廣度的認識上有些局限。我國的醫生在培養方麵,缺少藝術、文學、音樂、曆史等人文學科的浸潤。人的修為不應僅局限於專業成就,也應包括人格、人性及人的情感方麵。
維特根斯坦說:“語言的邊界就是思想的邊界。”一個醫生能不能與病人和家屬進行良好的溝通,通過寫作與公眾溝通,把專業內深邃的知識,通過淺顯有趣的語言向公眾傳遞,就成為了判斷其思想邊界的一個標準。從這點看,這也是判斷其是否能夠成為大專家的一個理由。
科學隻是認識世界的一個維度。我國著名心血管病專家洪紹光教授曾說過,“健康是智慧,不是技巧”。並說,智慧很少,知識很多,以哲學認識世界,以科學觀察社會,以醫學珍愛生命,以禪學淨化心靈。
醫生從事的是與健康有關的工作,這個群體無論是在醫改,還是在向公眾傳遞正確的疾病保健信息,從總體上看是缺位的。
通俗易懂的傳播健康進展,把社會需要重視的疾病發展趨勢告訴媒體,告訴老百姓,也讓官員知曉,從各個層麵進行疾病的預防和控製,是更加重要的轉化醫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