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結核—隱形殺手 致多發動脈狹窄

作者:蔡軍 劉力生 孫寧玲 吳海英 來源:中國高血壓疑難病例薈萃 日期:18-08-14

病史摘要

患者女,19歲,因“心悸、頭暈5天”入院。患者5天前無明顯誘因出現頭暈、心悸,無明顯頭痛、胸悶、胸痛、惡心、嘔吐、四肢乏力,無低熱、盜汗等不適,頭暈呈持續性,陣發性加重,遂於當地醫院測血壓為150+/110+mmHg,皮質醇為775.04nmol/L↑(具體參考值不詳),心房鈉尿肽(BNP)2667.1pg/ml↑(具體參考值不詳),臥位醛固.1160.98pg/ml↑(具體參考值不詳),診斷為“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症?心肌炎?藥物中毒?”,暫未予降壓藥物,監測血壓波動於140~170/100~110mmHg。自發病以來,精神、飲食、睡眠差,大便2~3天一次,小便正常,近20天體重減輕約2kg。無高血壓家族史。

體格檢查

體溫36.5℃,脈搏123次/分,呼吸20次/分,血壓(右上肢)173/120mmHg,左上肢160/118mmHg。神誌清楚,精神欠佳,急性病容,體型勻稱。右側鎖骨上窩可觸及1cm×1cm淋巴結,右側胸鎖乳突肌前可觸及一約0.8cm×1.0cm腫大淋巴結,無壓痛,邊界清,活動度可。胸肺查體未見異常。心率123次/分,律齊,心音有力,各瓣膜區未聞及雜音,心包摩擦音未聞及。腹軟,無壓痛。腸鳴音正常。腹主動脈、腎動脈未聞及異常雜音。雙下肢無水腫。四肢關節未見異常。

輔助檢查

血常規:血紅蛋白112g/L↓,紅細胞4.53×1012/L,MC.77fL↓,MC.24.7pg↓,白細胞8.55×109/L,血小板307×109/L↑,淋巴細胞百分.19.6%↓,單核細胞百分.11.9%↑,中性粒細胞百分.68%。

肝功能:AS.21.8U/L,AL.9.6U/L,白蛋白39.0g/L↓,球蛋白44.3g/L↑。

腎功能:肌酐84.2μmol/L,尿素氮4.37mmol/L,尿酸290.3μmol/L。

血脂:T.5.79mmol/L↑,T.0.78mmol/L,HDL-.1.15mmol/L↓,LDL-.4.35mmol/L↑。

血沉:88.0mm/h↑(參考值0~20mm/h)。

電解質微量元素:鉀3.24mmol/L↓,鈉133.9mmol/L↓,氯96.3mmol/L↓,鈣2.26mmol/L,磷1.14mmol/L,鎂1.01mmol/L。

凝血象:D-二聚.268.1μg/L(參考值0~232μg/L)↑,APT正常。

心肌損傷標誌物:肌酸激酶同工.0.45μg/L,肌紅蛋白<21μg/L,超敏肌鈣蛋.0.03μg/ L,結果正常。

糖化血紅蛋白:4.8%,正常。甲狀腺功能、大便常規正常。

尿常規:白細胞中性粒細胞酯酶+,蛋白+,白細胞計數184個/μl↑,細菌901.09個/ μl↑,鏡檢白細.168個/μl↑。

24小時尿蛋白定量及電解質:微量蛋白62.7mg/L↑,總蛋白0.29g/24小時尿↑,尿mALB/C.543.4mg/g.Cr↑,尿鉀35.58mmol/24小時尿↑,尿鈉77.69mmol/24小時尿↓,尿氯50.66mmol/24小時尿↓,尿肌酐1.02mmol/L↓。

兒茶酚胺代謝產物:24小時尿VM.59.2μmol/L↑(參考值9.6~50μmol/L),M.5.5μmol/L,17-O.12.5μmol/L,17-K.31.2μmol/L(表30-1,表30-2)。

表30-1RAAS相關激素結果

表30-2ACTH及皮質醇節律

X線胸片及肝膽胰脾及雙腎超聲:正常。

心髒超聲:室間隔動度降低,二尖瓣輕度反流。

頸動脈超聲:雙側頸動脈內膜粗糙不均勻增厚,雙側頸部大血管旁、鎖骨上窩低回聲結節影,考慮淋巴結。

入院診斷

繼發性高血壓待查;血脂異常

診治經過與診治思維

1.簡要治療經過

入院後完善相關檢查,排除了嚴重腎實質性疾病導致血壓升高,另外通過小劑量地塞米鬆抑製試驗,排除庫欣綜合征;結合激發試驗,並結合腎上腺影像學檢查,排除了內分泌性疾病,如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症。治療上予以苯磺酸氨氯地平.5mg 1次/日、琥珀酸美托洛.47.5m.1次/日降壓治療,血壓仍有波動,住院監測血壓最高為166/96mmHg。患者心悸症狀仍有發作,血壓不能平穩控製。結合心肌損傷標誌物、心電圖變化和病史等,排除了病毒性心肌炎可能。

2.科室病例討論

本例患者為青年女性,高血壓病史短,且無高血壓家族史,無不良生活習慣。故重點排查繼發性高血壓因素。①排除腎髒實質性病變:患者腎功能正常,尿微量蛋白輕度升高,考慮與炎症反應有關,無造成血壓升高的確切腎實質性改變的證據,故可排除腎髒實質性病變。②排除內分泌疾病導致高血壓:患者存在內分泌激素異常,如皮質醇水平升高、尿兒茶酚胺代謝產物VMA輕度升高、立臥位醛固酮水平升高,但進一步抑製試驗結果發現,小劑量地塞米鬆可抑製皮質醇水平,故排除庫欣綜合征;患者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水平均升高,醛固酮/腎素比值正常,提示醛固酮升高為繼發性改變,腎素升高為原發改變,進一步需排除腎血管狹窄導致RAAS啟動。且患者病程中無低鉀發作,影像學所示腎上腺增生無確切內分泌功能增強,不至於導致嚴重高血壓;患者兒茶酚胺代謝產物VMA輕度升高(特異性不高),MN正常,也無交感激活症狀,但需進一步排除嗜鉻細胞瘤。嗜鉻細胞瘤多發於腎上腺髓質,極少見於腸道、膀胱、心髒、縱隔甚至顱內。腎上腺CT可發現絕大多數嗜鉻細胞瘤,間碘苄胍顯像因全身示蹤及功能性顯影,可發現CT不易發現的少見部位的瘤體,為嗜鉻細胞瘤診斷的可靠手段。但因無間碘苄胍藥源,我院暫未開展該項檢查,故可通過多部位CT檢查查找瘤體。③排除腎血管性高血壓:該患者查體未聞及腎動脈、腹主動脈區明顯血管雜音,但因血管狹窄部位各異、程度不同、傳導阻礙等原因,體格檢查並不能完全排除腎動脈狹窄。結合患者腎素水平升高明顯,進一步可完善腎動脈CTA檢查,明確有無狹窄及部位、程度,後續可根據評估結果行介入檢查治療。④排除全身多發大動脈炎:患者為青年患者,無不良生活習慣,但頸動脈超聲發現內膜粗糙伴不均勻增厚,血沉明顯升高,超敏C反應蛋白升高,提示存在炎症反應,從而造成血管病變。特別是多發性大動脈炎,可累及腎動脈、腹主動脈、頭臂幹、下肢動脈等全身大動脈內膜,導致炎性斑塊形成、腔內增生狹窄,出現血壓短期內急劇升高。同時結合患者超聲發現多發淋巴結增大,不能排除淋巴結炎或淋巴結繼發性血管炎性增生,故需進一步完善炎性標誌物、結核感染相關指標、自身免疫抗體譜、風濕因子等,必要時可行淺表淋巴結穿刺活檢查找導致炎性反應的病因。

3.補充檢查及治療

補體:C3/C4均正常,白細胞介素-.63.75pg/ml↑(參考值0~7pg/ml),降鈣素原0.07ng/ml(參考值0~0.25ng/ml),TNF-α14.1pg/ml↑(參考值<8.1pg/ml)。

自身抗體全套、抗環瓜氨酸抗體、抗中性粒細胞胞漿抗體(cANCA):陰性。

術前傳染病全套:正常。

T-spot:A孔幹擾素斑點數56個,B孔幹擾素斑點數15個,結核感染實驗陽性。結核分枝杆菌抗體:陰性。

胸腹部CTA:①左側鎖骨下動脈起始於主動脈弓,近段見多發纖維軟斑塊,管腔最大狹窄約40%。②右側鎖骨下動脈起始於降主動脈。③腸係膜上動脈起始部見纖維軟斑塊,管腔明顯狹窄,最大狹窄程度約80%。④左側腎動脈近段見軟斑塊,血管腔最大狹窄近閉塞。⑤左側腎上腺結合部形態改變,考慮腎上腺增生。⑥肝右前葉下段見結節狀明顯強化灶,考慮血管瘤可能。⑦盆腔少量積液。見圖30-1。

圖30-1胸腹部CTA

胸部CT:右肺下葉鈣化灶;縱隔及雙肺門淋巴結鈣化;左腎結石;左腎多發小片狀高密度影。

冠脈CTA:正常。

右側鎖骨上淋巴結活檢提示:淋巴結肉芽腫性炎伴壞死,考慮結核。

4.修改並明確診斷

淋巴結結核;繼發性高血壓;多發性大動脈炎(左腎動脈狹窄、腸係膜上動脈狹窄、左鎖骨下動脈狹窄)。

5.治療思路

患者目前處於結核活動期,需立即抗結核治療。患者大動脈同時也處於高度炎症活動狀態,血沉、炎症因子水平均明顯升高,為防止進一步損害,也需要激素衝擊治療抑製嚴重的炎症反應。激素的使用可能造成活動期結核的擴散,故目前治療存在矛盾。權衡利弊後,決定分以下幾個階段進行:

第一階段:①抗結核治療:利福.3粒,1次/日,吡嗪酰胺.2片,3次/日,鹽酸乙胺丁醇3片,1次/日,異煙肼片3片,1次/日。②調脂治療:阿托伐他汀鈣.20mg,每晚1次。③降壓治療:苯磺酸氨氯地平.5mg,1次/日、琥珀酸美托洛.47.5mg,1次/日。

第二階段:抗結核治療後每月複查血沉,4個月後血沉恢複正常(表30-3),提示結核活動期已得到有效控製,遂啟動激素治療大動脈炎:潑尼鬆每日1mg/kg,早晨頓服或分次服用,維持4周後逐漸減量,每2周減總量的5%~10%,以血沉和C反應蛋白下降趨於正常為減量的指標,劑量減至每日5~10mg時,長期維持一段時間。

表30-3患者的化驗結果

隨訪情況

腎動脈CTA(6個月後):左腎動脈狹窄程度較前加重,接近閉塞,右腎代償性增大(圖30-2)。

圖30-2腎動脈CTA(6個月後)

第三階段:擇期行腎動脈造影+支架植入術(percutaneou.translumina.rena.arter.stenting,PTRAS),改善重要髒器血運,防止腎衰竭。

專家點評

感染導致全身性炎症、繼發自身免疫反應,導致全身大血管多發病變,其中特異性感染如結核分枝杆菌感染與大動脈炎的發生少有報道,特別是淋巴結結核由於感染部位隱匿,更容易漏診,報道更少。本例通過查體發現增大淺表淋巴結,疑似病變部位,通過超聲定位及病理活檢,確診為淋巴結結核,對於原發疾病的診斷準確。患者同時處於結核活動期和大動脈炎活動期,激素的使用與抗結核治療存在矛盾,選擇首先控製結核活動,然後予以激素治療,不失為一種較為穩妥的治療方案。隨訪6個月觀察發現,患者血壓仍偏高,且肌酐有進一步升高趨勢,提示今後患側腎髒功能可能因血運障礙而受損,大大增加了死亡風險,故擇期行腎動脈血運重建對於改善遠期預後具有積極意義,但腎動脈支架植入術後由於局部異物刺激及動脈炎特點,容易導致再狹窄,遠期療效存在爭議,部分報道也顯示,其對於保護腎髒功能、改善血壓療效顯著。

關鍵字:淋巴,,結核,,多發,,動脈狹窄,,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騰訊微博 更多
更多評論
//站內統計//百度統計//穀歌統計//站長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