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阿法狗(AlphaGo)先後打敗李世石和柯潔後,人們對於人工智能(AI)實力的質疑已經煙消雲散。而在未來如何將AI應用落地、如何與AI相處,是近年來討論的熱點話題。比爾蓋茨、埃隆馬斯克以及前不久離世的霍金都對AI的發展憂心忡忡,呼籲人們警惕;而紮克伯格、李開複等對AI的未來發展則持樂觀態度。具體到醫學領域,在AI介入後,人工智能與醫學本身應該如何相處?醫學模式以及未來的疾病診療將會發生哪些巨變?
帶著這些疑問,第十二屆東方心血管病會議(OCC 2018)在開幕式上特設院士尖峰時刻環節,由崔鬆醫師主持,邀請到六位權威院士: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心血管病專家葛均波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內分泌專家寧光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肝外科專家樊嘉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消化病專家李兆申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醫學超聲和電子學專家王威琪教授以及四家在領銜醫療AI發展的科技公司嘉賓:騰訊公司副總裁陳廣域先生、阿裏健康副總裁柯研先生、IBM全球副總裁、中國研究院院長、大中華區首席技術官沈曉衛先生、訊飛醫療總裁陶曉東先生;與科學公司嘉賓們共同探討醫療與AI之間的關係。
醫學與AI結合,應該落地何處?
五位院士在既往的工作中,已經開始嚐試將AI引入醫學領域。AI具體能再哪些方麵落地,各位院士給出了自己的觀點。葛均波院士指出,在麵對基層區域,人工智能的應用可以節約人力資源,提高救治效率;李兆申院士認為AI在效率和體力方麵有天然的優勢,他在消化內鏡係統引入AI,極大減少了醫生的工作量;樊嘉院士認為當前AI在診斷與鑒別診斷方麵具有相對優勢,但在綜合判斷上仍有欠缺。四家科技公司當前AI的發展,也主要集中在影響以及數據管理方麵。沈曉衛先生表示對於聽說讀寫等相對簡單重複的勞動,AI具有效率優勢;柯研先生指出AI在醫療領域的應用還處於初級階段,主要處在被動學習狀態。在各位院士及科學家的對話中可發現,AI目前主要在影像診斷、基因篩查等領域應用,但對於具體患者的治療決策,可能不單單是學術能夠解決的,還摻雜了更多的人文因素。
不可避免的擔心:AI是朋友還是敵人?
盡管人工智能的概念在上世紀50年代已經誕生,但在醫療領域中的大規模應用始於2011年。當前醫療與AI的結合還相對表淺,但隨著AI不斷學習,在未來是否會取代醫生,真的讓醫生失業?王威琪院士則表示AI在醫學的應用並非可以覆蓋每一個角落,在具體問題的決策上仍有賴於人類;寧光院士指出AI要大規模或者說深度應用仍然麵臨著倫理難題,而且對於人類大腦的研究會決定AI的上限,因為AI是在模仿人腦的思維方式。陳廣域先生表示,AI如何應用,其實還是掌握在人類手中,AI更多是提出建議而不是做決策;陶曉東先生指出在開幕式出場的“小葛”醫生雖然通過了執業醫師考試,但分析答卷發現,AI在人文領域表現並不優秀,這也說明了AI在“情感”方麵可能仍需加強。
通過今天的對話,無論是醫學領域的院士還是科技公司的科學家,對於AI未來在醫療領域的發展均是持審慎樂觀的態度。AI在醫學領域的應用,主要還是以“助手”為主,代替醫生進行重複、機械的勞動,利用AI的高識別能力,提高診斷效率,給出治療建議,優化管理模式。或許AI沒有想象中的完美,或許AI在未來會有出人意料的表現,究竟是輔助還是顛覆,也許隻有時間會給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