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雲人物榜之馬長生

作者:佚名 來源:醫學論壇網 日期:17-10-27

        醫院: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貞醫院

        科室:心髒內科中心

        主要貢獻與成就:

        1998年完成國內首例房顫導管消融術,開創了我國心房顫動(房顫)導管消融事業,並推動其達到國際先進水平。係統建立了我國房顫消融的技術和方法,在國際上率先報告單導管法和“2C3L”術式等一係列原創性成果,並進行了廣泛的推廣應用,將操作時間和花費減少20%,並大幅降低了關鍵步驟的操作難度和培訓周期。應邀多次在美國心律學(HRS)年會、美國心髒病學院(ACC)年會等國際會議上做“2C3L”術式的專題報告,“2C3L”術式在2010年香港CardioRhythm會議和2015年波士頓房顫會上被實況轉播。

        作為術者完成各類心血管介入治療近萬例,創立了我國心律失常射頻消融的一係列技術規範,20餘年來應邀至國內260餘家醫院開展各項心血管介入治療,直接培訓了數百名技術骨幹,其中多數已成為各大醫院學科帶頭人。目前,我國能獨立進行房顫導管消融的200名術者中半數以上均采用馬長生團隊創立或改進的方法,安全性和有效性已達到歐美領先中心水平。

        主編《介入心髒病學》《心律失常射頻消融圖譜》和《心髒病學實踐》等大型教科書為心血管介入醫生必讀書目。牽頭研製成功自主知識產權的磁定位三維電解剖標測係統和首套房顫導管消融模擬器。作為課題負責人完成“十一五”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863計劃)、國家“十五”科技攻關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省部級以上科研項目20餘項,3次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發表SCI論文百餘篇。

        獲“吳階平-保羅楊森醫學藥學獎”,享受政府特殊津貼,為 “衛生部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北京學者”、“科技北京百名領軍人才”、“北京市高層次衛生技術領軍人才”、“推動北京創造的科技人物”。

關鍵字:馬長生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騰訊微博 更多
更多評論
//站內統計 //百度統計 //穀歌統計 //站長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