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顫日】馬長生作客健康大講堂:關注房顫,及時就診

作者:王雪萍 來源:心在線 日期:17-10-26

6月6日,中國房顫日。今天是第五個中國房顫日。雖然房顫被稱為“21世紀的心血管流行病”,但公眾對它的認知程度遠遠不及高血壓及冠心病。

  為提高公眾對房顫的認知,普及疾病知識,幫助擺脫疾病困擾,提高生活質量,今天上午,在人民日報社新媒體大廈會議室,由《健康時報》和強生醫療聯合主辦的“愛由心生—關注房顫,及時就診”中國房顫日特別活動之健康大講堂正式開講(圖1)。

  圖1.會場一角

  本次活動攜手全國十多個城市的近二十家重點醫院共同舉辦,同時進行網上直播。

  首先,《健康時報》副總編趙安平先生以自己親屬在房顫及卒中發病治療的痛苦過程為例,提醒公眾關注發顫,及時規範治療(圖2)。

  圖2.趙安平先生發言。

  之後,來自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貞醫院的馬長生教授擔任主講嘉賓,以通俗易懂的語言,為眾多冒著細雨來聆聽學習的北京市民普及了房顫診療的基礎知識(圖3)。

  圖3.馬長生教授在作健康講座。

 一.早發現早診斷

  馬長生教授介紹說,房顫作為最常見的心律失常,不需要複雜的檢查手段,一份心電圖即可確診。一旦患上房顫,危害巨大,例如,可以使卒中風險增加5倍,心力衰竭風險增加3倍,心肌梗死及癡呆風險增加2倍,死亡風險增加40%~90%,極大影響生活質量,給社會和個人造成巨大經濟負擔。

  其實,房顫是可以預防的。大量研究表明,采用戒煙、限酒、健康飲食、體力活動、精神健康等健康促進措施,控製危險因素,如減重、降低血壓及血糖、控製睡眠呼吸暫停等,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減少房顫發生(圖4)。

  圖4.積極預防房顫。

  對房顫要做到早發現早治療。在出現房顫相關症狀,如心悸、氣短、頭暈、黑曚等症狀時,脈搏觸診可幫助早期發現房顫,脈搏“一點規律都沒有”,“有時快,有時慢”,“有時摸得到,有時摸不到”,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提示征象(圖5)。

  圖5.房顫早發現。

 二.綜合治療

  馬長生教授指出,房顫治療主要有三種對策,即長久之策,預防房顫的卒中和其他血栓栓塞並發症;治標之策,控製房顫發作時的快速心室率,改善生活質量;治本之策,轉複房顫心律,使之恢複並且長期維持正常竇性心律。

 1.長久之策:預防血栓並發症

  馬長生教授特別說明,盡管抗血小板藥阿司匹林在心血管病的防治中應用非常廣泛,但它僅能預防動脈粥樣硬化相關卒中,其胃腸道出血和顱內出血風險並不低;房顫卒中高危患者應用阿司匹林無效,低危患者應用阿司匹林的風險也大於獲益。

  對於房顫卒中預防最常用的藥物華法林,馬長生教授再三強調,服用華法林要監測INR,而且老年患者采取與成年人相同的INR目標值(2.0~3.0)。治療初期,每3~5日檢測一次INR;INR達標、華法林劑量固定後,每4周檢測一次;穩定的患者最長可3個月檢測一次;如應用可能影響華法林的藥物或發生其他疾患,則應增加檢測頻度。

  對於預防血栓並發症的其他方法,如新型口服抗凝藥、左心耳封堵術,馬長生教授也作了簡要介紹。

  2.治標之策:控製心室率

  采用藥物控製房顫發作時的心室率,可以消除急性血流動力學障礙,提高生活質量,提高運動耐量,預防心動過速心肌病,減少血栓栓塞的機會。

  3.治本之策:轉複並維持竇律

  目前國內常用的抗心律失常藥物包括胺碘酮、心律平、索他洛爾等。不過,抗心律失常藥物的副作用大,長期服用可導致心髒或心髒外副作用,如胺碘酮可導致肺纖維化、膽汁淤積。

  抗心律失常藥物在我國更麵臨著應用不規範的問題。馬主任教授舉例說,一位28歲患者,持續房顫病史2年,發作2次,本不需要服用抗心律失常藥物。但他長期服用胺碘酮,對甲狀腺、肺和肝髒造成很大影響。另有一位45歲陣發性房顫男性患者,發作不頻繁,本不需要藥物治療,但他前後服用過19種藥物,令人印象深刻(圖6)。

  圖6.房顫藥物治療不規範。

  在如今的醫療技術條件下,房顫可以通過導管消融得以根治。北京安貞醫院房顫中心自2001年5月至今,已完成上萬例次房顫導管消融術,僅1例院內死亡(術後兩天大麵積腦梗死)。由此可見,房顫導管消融術是非常安全的微創技術,不僅可明顯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而且可顯著降低卒中和死亡率。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高齡患者也可以接受導管消融術。馬長生教授曾為一位91歲高齡、房顫十餘年的患者行導管消融治療。術後隨訪1年未複發,患者的生活質量明顯改善(圖7)。

  圖7.高齡不是導管消融禁忌。

  在專題講座之後,現場的媒體及市民踴躍提問,特別是病友們的態度非常積極。他們在房顫治療中遇到的一些疑問,特別是在不同醫院不同醫生處就診時遇到解答不一的情況,這次終於有機會當麵請馬長生教授為他們解惑。

  媒體提問

  問:對於房顫患者,臨床上如何選擇治療方案,什麼時候選擇藥物,什麼情況下選擇導管消融術?

  馬長生教授回答說,首先,所有的房顫人群中,80%左右的患者需要抗凝治療,醫生要做的是把不需要抗凝的少數患者找出來,這是最重要的。華法林監測麻煩,但也要堅持服用。實在堅持不了的話,可以選擇新型口服抗凝藥。

  至於導管消融,如果患者症狀發作嚴重,藥物治療無效的情況下,可以行導管消融術。最新的指南則更進一步,有症狀的患者,可以不用先服藥治療,而是直接行導管消融。對於無症狀或症狀較輕的患者,是否要行導管消融,目前證據並不充分,醫患雙方要一起討論。近期瑞典大樣本研究表明,對這類患者也傾向於消融。

  病友提問

  問:在華法林治療過程中,有醫生交代說要少吃蔬菜,請詳細解釋下這方麵的問題。

  馬長生教授回答稱,青菜和香蕉中含維生素K比較多,但要注意的是,它們屬於正常飲食的一部分,不是藥片。在服用華法林的時候小心吃青菜及含維生素K較高的食物,這種說法是錯誤的。對於老年人來說,最重要的是保住胃。營養是健康的核心,保健品則完全沒必要。即使患有房顫,不吃青菜也是完全錯誤的。

  可以說,所有的藥物,能少吃就盡量少吃,這需要與有經驗的醫生商量,盡量減掉不必要的藥物。三十年前,他在讀研究生的時候,導師就說過,不管得多少種病,服藥不要超過7種。馬長生教授也曾在工作中幫助每天服用二十多種藥物的患者,最後把藥物種類減少到5種,極大減輕了患者的用藥負擔。

  現場病友的問題多種多樣,諸如地高辛在房顫治療中的作用,P-R間期延長時β受體阻滯劑的應用,房撲患者是否抗凝治療等,馬長生教授均一一給予了細致解答。

關鍵字:房顫,,房顫導管消融術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騰訊微博 更多
更多評論
//站內統計//百度統計//穀歌統計//站長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