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C2017】吳永健:心血管器械創新的阜外經驗

作者:況扶 來源:心在線 日期:17-08-23

1吳永健.jpg

圖1 吳永健教授

        醫學創新是什麼?

        創新是醫學發展的動力。醫學創新並不一定完全是從頭而來和憑空想象,更多來自臨床的工作積累和總結。舉個例子,北京協和醫院有個醫學實習生有繪畫的愛好,他將很繁瑣的腦血管疾病鑒別、淋巴瘤臨床分期等知識用繪畫的形式表現,這樣很容易記憶,這種改變也是一種創新。

        以色列是一個僅有800萬人口的小國家,然而卻是一個創新大國。前幾年吳教授連續參加了幾次以色列的心血管創新大會,孔祥清教授也組織過名為“Wall to Wall”的中以醫學交流。目前我國的情況是想做創新工作的人越來越多,創新意識開始萌芽,創新機製還沒有完全形成,創新平台在建設當中。很多方麵我們可以向以色列這個創新大國學習。

        來看看美國。吳教授曾經參加過ICI(國際心腦血管係統應用及高科技生命科學技術創新大會),代表中國團隊去報告一些數據。在這個會議上,有很多小型的會議,大家有很多的交流,可能在交流過程中就會達成一些共識,開展出一些創新的項目。但目前我國的會議主題還是以繼續教育為主,還達不到ICI這種互相交流激發創新的程度。但未來我國會有更多的學術交流和技術交流平台來為創新提供服務。

        在醫藥和醫療器械產業及生物技術方麵,我國落後於美國。整個中國的醫藥創新還是相對低層次的創新。我國已經提出了創新的宏偉計劃,中國未來的發展,不是依靠引進,而是依靠創新。

        醫學創新可以有什麼模式?舉個加油站的例子。某個人開了一個加油站,生意很好。第二個中國人看到了,就開了一個加油站;第三個中國人看了,又開了一家加油站。加油站開多了以後,第一個加油站就倒閉了。這種模式讓一方受益,另一方受損,總和不變,這是“零和博弈”的模式。

        對於以色列來說,第一個人開了一個加油站,第二個以色列人看到了,就開了家餐廳;第三個以色列人看了,又開了家超市。這種創新是有差異化的,可持續的。這種“競和模式”的創新有競爭有合作,大家獲益。而中國目前的創新大部分是“me too,me better”,這並不是真正的創新。真正的創新是原創創新,需要有發散思維。

        心血管介入的創新

2.jpg

圖2 世界上第1例經皮冠脈腔內成形術(PTCA)

        1977年Gruentzig進行了世界上第一例經皮冠脈腔內成形術(PTCA),開創了介入性心髒病學的新紀元。當時其他血管已經做過這種操作,但對冠狀動脈來說是第一次。這一研究在美國心髒病年會上報道時僅僅是一個Poster。

        這看起來是一件很小的事情,但卻是一個新時代的開始。很多藥物和介入器械的開發由此開始,造就了整個冠脈介入的全線產品,使90%以上的冠脈病變能通過介入進行治療。

        TAVR的研究也是這樣的創新過程。從2000年首次動物體內植入Cribier瓣膜到現在,出現了各種各樣的設計。這些設計並不相同,各種理念是革命性的。

3.jpg

圖3 TAVR十年發展曆史

        阜外醫院的創新實踐

        阜外醫院有很多創新,有的是醫生主導的原發創新,有的是與公司共同合作的。第一代Venus瓣膜剛開始試驗時,發現中國患者的二瓣化和瓣膜鈣化十分嚴重,初期設計的瓣膜總是無法達到目標。阜外醫院團隊不斷地改進設計,增加瓣膜支撐力和輸送係統壓力,增加部分主動脈瓣膜二瓣化患者,經過若幹次的試驗,終於研製了適合我國人群特點的瓣膜,也得到了全世界的認可。創新的曆程是一個不斷克服失敗的過程。

4-1.jpg

\

4-2.jpg

圖4 適應中國人疾病特點的Venus-A瓣膜

5.jpg

圖5 中國國產TAVR瓣膜

        根據2016年12月統計的數據,阜外醫院共獲得國家專利78項。除了國產TAVR瓣膜,在心室和心肺輔助上阜外醫院也開展了長期研究。今年8月9日阜外醫院率先開展了我國自主設計的SEAL左心耳封堵器的研究。

6.jpg

圖6 心室及心肺輔助項目

7.jpg

圖7 左心耳封堵器研究

        目前阜外醫院正在建設孵化機構,並配套創新政策。未來從孵化基地到動物試驗、臨床試驗,將形成一個完整的創新平台。

關鍵字:CHC2017,吳永健,心血管器械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騰訊微博 更多
更多評論
//站內統計 //百度統計 //穀歌統計 //站長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