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技術的進步,64-320排高速多源CT已經普遍使用於臨床,冠脈CT檢查也越來越普遍。做冠脈CT檢查時,不再使用緩慢心率的藥物,並不受早搏幹擾;結合心電圖同步門控技術能夠在1-5個心動周期內完成冠脈成像掃描,多數患者能夠獲得沒有偽影的冠脈圖像。
方唯一教授講解了《高速螺旋CT在急性胸痛診治中的應用》
針對冠脈CT的應用現狀,在今天的2017東方心髒病學會議上,來自上海交通大學附屬胸科醫院心內科主任、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分會常委、2017東方心髒病學會議執行主席。《醫學界》記者將方教授的演講整理為一問一答形式,供臨床醫生學習參考。
圖:方唯一教授現場演講
問:急診冠脈CT的適應證是什麼?指南怎麼說?
根據2015《歐洲心髒病學雜誌》的綜述總結,目前急診冠脈CT檢查適應證包括以下若幹種情況:
1、ACC、AHA和SCCT推薦,在心電圖及心肌生化標誌物有非特異性改變的中低危心源性胸痛患者行冠脈CT檢查;
2、ESC的NSTEMI管理指南建議,對診斷存疑的急性胸痛患者行心髒CT檢查,以快速查找病因;
3、原因不明的急重症胸痛建議盡早行一站式三重CT檢查(心電門控同步進行冠脈CT、肺動脈及主動脈增強掃描),可快速確診或排除致命性胸痛,如主動脈夾層、肺栓塞等;
4、不能行運動試驗檢查的冠心病患者建議行冠脈CT檢查(但冠脈CT對於鈣化尤其嚴重鈣化的病變特異性較低,約85%左右,不能單憑冠脈CT鈣化陰性就排除不是ACS);
5、CTFFR(冠脈CT評估血流儲備)可以對冠脈病變的解剖學和功能學同步做出診斷,有利於複雜病變和臨界病變的治療決策。
問:冠脈CT判斷冠狀動脈病變,到底準不準?
冠脈CT的陰性特異性達100%
綜合來看,目前的研究顯示,,具有極高的陰性預測價值。
ROMICAT I研究的結果提示,若CTA提示冠脈有明顯病變(超過50%狹窄),診斷特異性為77%,50%的患者在後續隨訪發生了ACS。
有一點值得注意的是,冠脈CT後期處理成像的時候由於技師的操作水平關係,有高估或低估狹窄程度的現象。
問:冠脈CT診斷急性胸痛,是否安全?
安全。根據3大研究(ACRIN研究、CT-STAT研究和ROMICAT II研究)提示,入選的3000例行冠脈CT的中低危胸痛患者,檢查過程中沒有發生1起不良事件。這提示我們,在急診室使用冠脈CT來指導病情的診斷和病人管理是安全有效的。
另外,關於輻射的問題,現代CT的輻射劑量已經大幅下降,約1-5mSv,可以說安全性越來越高。
問:冠脈CT檢查除了評價冠脈現狀,能判斷ACS患者預後嗎?
目前已經證實,冠脈CT能較為準確地反映ACS患者6個月到2年間的預後:
1、如果CT檢查沒有發現冠脈狹窄,2年內幾乎不會發生心梗;
2、CT顯示冠脈有輕度狹窄,主要不良心髒事件(MACE,包括複發性心絞痛、急性心梗、嚴重心律失常、心衰、冠心病死亡等)的風險輕度增高;
3、CT顯示冠脈顯著狹窄,MACE的風險則明顯增高
問:冠脈CT目前還有哪些不足?
目前冠脈CT還存在一些待解決的問題:
1、漏診和誤診還是時有發生。如上所述,閱片者的技術水平和經驗很重要。
2、128排和雙源CT設備需要很大資金投入,很多地縣級醫院暫時很難辦到。
3、有些患者出於對輻射的恐懼,不願接受冠脈CT檢查。但是,目前CT劑量已經明顯下降,安全性明顯提升。
4、增強掃描需要使用對比劑,可能誘發或加重腎功能不全等。
除以上內容外,方教授列舉了若幹病例提示冠脈CT在急性胸痛診治中的應用,小編選取1例供大家學習分享:
病例簡介
患者男性,34歲,1周前夜間突發胸痛、胸悶,持續約10餘小時,休息後有所緩解。1周來間斷胸悶,活動後明顯,查體無陽性體征。
心電圖顯示:竇性心律下壁導聯異常Q波。
考慮到該患者為中低危胸痛患者,與患者溝通後拒絕冠脈造影檢查,同意行冠脈CT檢查。
冠脈CT結果提示:右冠狀動脈長段閉塞伴擴張;左心室下壁低灌注。
圖:最大密度投影重組和曲麵重組顯示右冠狀動脈長段閉塞伴擴張
圖:多平麵重組提示左心室下壁低灌注
與患者告知冠脈CT結果後,患者同意性冠狀動脈造影,最終冠脈證實存在血栓病變
圖:冠脈造影證實血栓病變
關於會議:
2017年5月25-28日,“第十一屆東方心髒病學會議”在上海世博中心召開,會議學術內容涵蓋心血管疾病預防、高血壓、動脈粥樣硬化、冠心病介入、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結構性心髒病、肺循環疾病、心血管病影像、血栓相關病、心髒康複、精準與再生醫學、心血管護理等領域。